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滚滚黑烟呛得她喘不过气来,也呛得她睁不开眼。

但她端端庄庄地坐着,她挺直腰杆,抬高头颅,被打折的脊梁一寸寸地重塑了起来。

活着的时候不像个人,但回家总得像个人。

不跪。

不趴。

不奴颜媚骨。

不摧眉折腰。

不阿谀谄媚。

亦不屈膝求和。

她听着这暴室里扑通扑通地响,该烧的烧,该倒的倒,该塌的塌,那青瓦楼的基座就在这暴室里,那粗壮的梁柱亦在这熊熊的火焰里。

椽木砸了下来。

梁柱倒了下来。

她在这一片木头的糊味里闻见了发髻烧灼的味道,那已不见光泽的乌发,那久不见天日的衣袍,也开始烧了起来。

恍惚记得有人说,鬒发娥眉,生得极美,原不需什么金簪玉饰。

而今这鬒发不会再有了。

但这火烧得真旺呀,烤得她周身都暖融融的。

她已经很久都没有这般暖和了呀。

仔细想想,是从魏昭平三年冬就没怎么暖和过了。

这一年年的冬天,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

而今姚小七再也吃不上长寿面了。

她笑叹了一声,乱世里的长寿面,不吃也罢。

她看见那金尊玉贵的人踉跄地冲进暴室,后面的人追着拦着劝着,“公子!不能再进了!”

他被这烈火一次次逼退,又一次次朝她奔来。

他多狼狈啊!

那双一惯冷静犀利的眼眸窝了一眶的水,那水又被火光映得通红,他撕心裂肺地喊她,“小七!”

她从未有一刻见他如此失态过,他那样老谋深算的人,那样多谋善断的人,也会有不能高瞻远瞩的时候吗?

她看见有椽木砸了下来,砸中了他的脊背。那八尺余的身量,猛地被砸倒在地。

他好一会儿没能爬起来,后面的人仓皇去搀他扶他拦他,但那人仍旧踉跄着冲她奔来。

来之坎坎,如蹈水火。

他实在是狼狈不堪呐!

血从他的额头淌下来,顺着那张刀削斧凿般的脸肆意往下淌着,亦从他的唇角往下淌着,那么好洁的一个人,身上全是尘土木灰。

她心里难过,暗暗滚下泪来。

她想,那么狠心的一个人,这又是何苦呢?

她在火光里含泪冲那人笑着,她心里说,公子,小七要走了。

跪着的小七曾在这暴室里摇尾乞怜,如今小七要站起来,要堂堂正正地走了。

她心里说,公子,你会有你的小狸奴,但不会是小七了。

鼻间堵得喘不过气,皮肉也要烫到爆裂开来。

她笑着倒了下去。

公子爱与不爱,她已经不知道了。

终究爱与不爱,也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这矮塌在晃,椽木和梁柱砸的暴室似山崩地坼,兰台在地动山摇,隐约听见那莽夫力竭声嘶地吼叫,“青瓦楼要塌了!公子快走!”

哦,青瓦楼。

她想起除夕夜扶风的大火,那一夜的火将偌大的扶风烧了个干干净净,烧了个片瓦不留。

而这一夜青瓦楼的大火,也将暴室烧了个干干净净,烧了个片瓦不留。

昏昏沉沉,恍恍惚惚。

胸中郁郁,五脏累累。

她陷入了一个无比混乱的世界。

她看见那人抱她穿过塌陷的暴室,冲出了大火,趔趔趄趄,跌跌撞撞。

她看见父亲母亲就立在青瓦楼外,他们温柔地问她,“小七,你要去哪儿呀?”

她朝母亲伸手,“父亲......母亲......我要回家......”

她的胳膊没有力气,想抬却抬不起来。她被火烤得口干舌燥,也不知道父亲母亲到底能不能听清楚她的话。

她生怕父亲母亲又将她丢下,因而费力地抬手,费力地说话,“回......回家......带小七回家啊......”

母亲的脸模糊不清,只是抹着眼泪,但父亲的脸她是看得清清楚楚的,父亲一脸忧色,愁眉不展,但父亲朝她伸出了手,“走罢,小七。”

小七心里欢喜,好似突然间就恢复了力气,她推开那人的怀抱就要跟父亲母亲走,但听见一声压着哭腔的呼喊,“小七!小七!”

这声音就在耳畔,真真切切。

这声音真熟悉呀!

她听着这声音足足有一整年了,这一整年,从日到夜,从早到晚,几乎每时每刻都能听见这样的声音。

她那烤得发干的脸颊蓦地一凉,有凉森森的水断珠似的滴落了下来。

是下雪了罢?

燕国这鬼地方,没有别的,就是雪多。

父亲朝她摆摆手,“小七,回去吧。”

“我要跟父亲母亲回家。”

可父亲说,“跟他回去吧,你还不该走。”

可小七想,她是魏人,回魏国是理所应当,怎么会不该走呢?

她不明白,因而要好好地问一问父亲母亲,但父亲母亲已经转过身走了。

那水滴还在她的双颊上淌着,她在这一声声的“小七”里缓缓睁开了眼。

黑烟滚滚,大火熊熊,周遭人声鼎沸,一片嘈杂,有人大喊着,“公子快走!”

摇摇欲坠的青瓦楼就在这一片嘈杂的声响中轰然倒地,那一刻似天崩地坍,将兰台的青石板路沉沉地往地下砸去。

那飞檐走兽,那画栋飞甍,那鸳鸯瓦当与惊鸟铃,那新年还未曾取下的大红宫灯,全都轰隆隆地砸了下来,砸得稀里哗啦,玉石俱碎。

青瓦楼里曾有的一切,那溢满雪松香的卧房,那白玉雕珊瑚的屏风,那松软的卧榻,厚重的曲足青铜长案,那大大的双耳浴缶,那曾依偎着观赏烟花的楼台,写书信的藏书阁,一楼的正堂,一切恩宠与罪孽,全都一起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如果她此时回头,就能看见那个人神情凄怆,能看见那个人正失神地望着他的青瓦楼,能看见那个人泣下如雨。

大战在即,青瓦楼塌,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