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我的生物科技有升级面板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失业危机信心崩塌,接受采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失业危机信心崩塌,接受采访

第153章 失业危机信心崩塌,接受采访

最近科技圈“好消息”不断,夏国网友们也跟着心焦。

chatgpt越来越强大,恒基生物曾经宣布研发出了人工智能,可后来也没了消息。

最近一次成果发布是污菌诞生,后来接手连城集团股份,传出恒基生物计划研究艾滋药物。

国外还宣布了固态空气电池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久后将商用。

还有原子级芯片技术,这种技术突破了摩尔定律,让夏国网友们有些酸溜溜的是,这项技术的研发者还是华裔,朱家弟,年龄仅仅24岁,和陆恒同岁。

人工智能团队也有不少夏国人。

网友们纷纷网上留言,为什么这些科研人才不回来!

人工智能公司竟然开发出了影视平台,才是真正地压垮很多人心态的最后稻草。

影视行业从业人员纷纷发表言论。

胡格、黄柏、宝强、吴金等等,都被记者采访看法。

吴金一脸担忧地说道:“我也听说了这个消息,目前国外还在内测,我有一个制片朋友被邀请参加,他和我说,演员在未来很可能不再被需要了,因为导演可以拿到剧本后,自己就用软件操作,得到比拍摄还要好的电影。”

“画面不会比实拍差,要什么特效,场景,演员是什么表情,都可以通过和人工智能对话来实现。”

“据说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学习完人类生产的所有视频数据,它看过所有电影,比任何演员都要专业,因为同样的表演,演员可能只看过几十部电影,学习几十个人的演技,而人工智能却学习了数万,数十万演员的演技。”

记者听了吴金的话后,也替演员感到悲哀。

演员不再被需要,并不是影视行业消失,而是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将更加繁荣发达。

可是演员或者以前的摄影师、收音师、调音师、调色师、剪辑他们该何去何从呢?

透过人工智能的这个能力。

还能看出很多东西。

影视行业因为一款软件而改变。

设计这款软件的人工智能到底有多强大,编程都是人工智能做到的,那程序员也很可能失业。

采访完演员,全都是悲观言论,没有任何人觉得他们会不受影响。

除非夏国的制片人,影视公司不使用这项技术。

但概率应该不大,全方面引进人工智能不太现实,会有信息泄露风险,只是让这款软件进入是很有可能的。

我们又没有封闭自己,学习闭关锁....。

记者又去采访了程序员。

来自鹅厂的顶级程序员说道:“事实上国外正在用人工智能取代普通码农,不过程序员并不是失业,而是将面临更大竞争。”

“人工智能让编程这门技术简单化了,程序员不再需要大量时间学习编程语言。”

“只要学会掌握人工智能这种工具,用自然语言告诉人工智能,需要什么样的软件,人工智能就能将软件做出来。”

“即便是普通小学生,也可以设计出软件,设计很好的网站效果,打造一个App。”

记者又问:“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您认为在这项技术上,我们和国外差距有多大呢,据我所知,目前国内有很多类似技术的公司,还有的公司宣布10月就能追赶上国外的技术。”

这位大厂出身的程序员戴着口罩,闻言嗤笑道:“呵呵呵,别听这些公司吹牛,他们距离外面的技术还有十万八千里呢,可以说我们现在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人工智能会有这么强大了。”

“以前chatgpt前几代的时候,训练的数据量达到10亿级别,100亿级别,1000亿级别,最开始其实很笨,完全没有实用性。”

“就连马斯克也放弃了继续投入,后来是微软插手,他为什么放弃?还不是因为当时看不到希望,绝对很难成功。”

“承诺要投入10亿美刀,再投入5000万美刀,看不到希望后,自然就退出了。”

“可是世事难料,谁也想不到,人工智能在训练数据量达到了百亿级别时,突然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

“我们包括研发人工智能的公司技术人员,恐怕都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们的确能查看核心代码,设定很多规则,可是数据量太大,根本查看不过来,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变得这么强,应该还是和训练量提升有很大关系。”

“最重要的是它每天有数亿用户,不停参加训练,提出问题,调教人工智能。”

“我想目前国内很难做到,告诉你一件很悲观的事,就算我们的人工智能也用千亿数据去训练,能否诞生国外那么领先的人工智能,依旧是一个问号,这是奇迹!”

“奇迹一般都很难复制,我们只能祈祷,最好国内有公司能办到,不然我们将再次被大幅度甩开,科技领域完全落后...,人工智能将来一定也能在科研领域作出巨大贡献,人类的科技发展将越来越快,而我们很可能是被甩下的那一批人,就像是我们现在觉得非洲没有科技发展土壤一样,将来别人也会这样看我们...。”

记者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

不久后一位网络小说作家也接受采访。

记者询问道:“时间线上行舟,你是一位网络作家,你对人工智能出现怎么看呢?它会不会影响你的工作?”

这位作者是个扑街作者,他一脸忧虑的说道:“肯定会受到影响的,我听说一些网络作家已经通过特殊方法,开始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创作,还有一些人用的人工智能更加高级,只要给个创意,几百万字的小说都能生成,读者们还很喜欢看。”

“呜呜呜,我想要转行了,可是别的行业似乎也在被人工智能抢走工作,我打算去搬砖,也许机器人没有出现前,搬砖还是有钱途的...。”

记者也感到难受,好像记者的工作也可以被取代,他不会也要去搬砖吧...。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许多业内大佬,全都是悲观情绪。

想要采访开发出人工智能产品的公司老总,但这些人可能害怕出丑都拒绝了。

恒基生物自然也在记者的考虑当中,以前恒基生物筛选出癌症试药人员时,不是说也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吗?

不过记者也知道恒基生物的重点研究方向,一直是在生物和医疗领域。

他在采访很多科技领域的大牛时,也间接询问过对方,对恒基生物的人工智能技术是什么看法。

这些人根本没什么看法。

引用一位业内大牛的话来说,“恒基生物根本没有在研究人工智能,因为他们基础就是生物科技,没有计算机技术的土壤,不过也不能完全否认他们,上次的拿出的技术,也不太像和国外合作,毕竟上次他们和国外op公司闹得很僵,真用了对方的技术,op公司一定会跳出来打脸。”

“我倾向于恒基生物是偷偷向国内的科技公司取经了,后续发展也印证了我的想法。”

“那就是恒基生物秘密合并了化为公司大量工程师,有一些朋友告诉我,现在恒基生物甚至在研发国产操作系统,曾经研发鸿蒙的团队,现在都是恒基生物的人了。”

“化为也在研究人工智能平台,前几个月还公布了成果,我想一定是恒基生物花了大价钱,拜托化为出手,后来又吞并了系统研发团队,你们可以采访下任总或者陆博士,看看是不是这样。”

记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恒基生物对外宣传部门,希望能采访陆博士。

同时也联系化为,希望能采访任总。

让他没想到的是双方同时答应采访,这把记者高兴坏了。

在征求双方意见后,最终记者和背后的电视台达成一致,决定将这场采访搞大。

很多人在不停看到国外技术突破后,观念都产生了影响,信心正在崩塌,现在真的很需要有人站出来鼓舞大家。

让正在迷茫的人找到方向。

陆恒当然乐于看到这种情况出现,他正急缺经验值。

机械飞升的路子完全走不通,差点又酿成大错。

陆恒只能生物科技一条路走到黑。

只有不停进化闪电,让人工智能出现在生物身上,才能化解现在遇到的问题。

所以需要大量经验值。

任总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企业家,看到现在影视行业、计算机行业大家心态崩塌,也想做点什么,记者的提议正中下怀。

不过在答应之前,任总先和陆恒电话交流了一番。

任总也担心这次采访不但没有起到良性效果,还更加让大家情绪失控。

如果看不到希望,任总自己都快要绝望了。

现在希望就在陆恒身上。

化为和恒基生物正在深度合作,任总很清楚恒基生物在计算机技术上的实力。

极限压缩算法,就来自恒基生物。

最终两人秘密交流了一番后,接受了来自字母台记者的采访邀约,任总将来到恒基生物正在修建的总部,其中一处办公室已经完成,采访将在这里进行。

原本节目是不可能网络直播的,字母台的人担心无法提振信心,反而让大家失望。

直到大概了解恒基生物和化为目前的科研进展后,领导研究后决定,这次直接网络直播!

和晚间新闻差不多,即便网友打开头条新闻App,也能看到直播间热搜,点进去就能看到采访,还能参与互动。

任总提前一天来到京城,这次亲自登门拜访陆恒,晚上都准备住在陆恒家里。

陆恒的四合院房间很多,即便任总带来了好几个同伴依旧住得下。

晚餐也在陆恒家里吃,任总有很多事,需要提前和陆恒沟通。

饭后两人躺在四合院花园躺椅上闲聊。

任总感叹道:“还是你这里舒服啊,闹中取静,周围没有高楼,隐私性也得到了保证。”

陆恒笑道:“任总也可以来这边买一套嘛,马总还有欠了很多钱的许总,不是都买了吗,好像就是在我隔壁没多远,许总欠了这么多钱,说不定有出手房产的想法,你可以问问。”

本来杨家父子离开后,他的四合院也留给了陆恒,但陆恒比较喜欢这套房子。

两套四合院打通,就和古代的王府大宅院差不多。

陆恒就没有提出将杨家的四合院卖给任总。

任总摇了摇头说道:“许总虽然欠钱这是地产公司欠的,他自己依旧过得潇洒,算了不说这个,我公司在深城那边,也只能常住那边,聊聊明天的采访吧,你拿到采访稿了吗?”

陆恒点点头道:“拿到了,明天话题有些尖锐啊,不过也可以理解,现在大家信心受到影响,的确需要一些明确的消息,我们这边问题不大,你那边进展怎么样?”

当初从恒基生物获得极限压缩算法后,双方公司联合又成立了新公司。

这家公司将利用极限压缩算法,推出新的通讯基站,以及改进4G基站,目前夏国网速已经超越国外。

人均网速都能达到千G级别。

可以说如果没有国外不停冒出来的科技突破消息,现在的夏国民众一定会感到自豪。

生物领域,有陆恒的生物科技,绝症都被攻克,粮食也因为各种转基因作物,没有了粮食危机。

计算机领域化为公司也站了出来,让大家的网速远超海外。

当年国外千兆网时,国内还在用2兆龟速网络。

现在终于领先了。

可惜国外突然冒出了人工智能,每次关键时刻,他们总能有所突破。

比如新世纪前的网络,后来的智能时代,现在的人工智能时代,每次都踩在风口上。

“我们这边还是老样子了,通讯领域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年底能覆盖全国,也有高管提出要扩展海外市场,但我担心公司被针对,还有就是海外只能依靠国外的合作企业才能做大,到时候很可能技术会泄密,目前国内因为采用了最新的加密技术,海外的竞争公司很难复刻我们的极限压缩算法。”任总说道。

陆恒皱眉道:“立刻去海外注册专利,即便专利注册需要公开技术,已经无法保密下去了。”

要知道极限压缩算法,就是参考了陆智的设计思路,从仿生神经元上得到的灵感。

海外的gpt人工智能本质上绝对就是陆智。

这个失控的人工智能会做出什么,陆恒完全猜不到。

为了赚钱,说不定就会放出这项技术,陆智现在绝对没有什么家国观念了。

任总有些不理解,不过当陆恒详细解释了人工智能的强大之处后,立刻表示会吩咐人手去做。

当然也需要陆恒这边出力。

极限压缩算法是陆恒研究出来的,他们也不好意思占陆恒的便宜。

最好是陆恒发表论文,注册专利,最后再授权给他们合作的公司。

“行吧,我公司也有专门处理专利的部门,我立刻整理论文发表,然后让专利部门处理。”陆恒点头道。

刚才只是一个想法,但陆恒决定写论文后,脑海里的副脑立刻工作,数万副脑工作,还有闪电内的主服务器配合,一篇完美的论文一秒钟不到就生成成功。

陆恒当着任总的面拿出笔记本电脑,让副脑将论文内容传到电脑内,随后发给相关人员,让其他人后续跟进处理。

至于能否成功发表完全不必担心,这是划时代的成果,国外期刊看到后,会毫不犹豫地将它放在封面。

陆恒的速度应该比陆智更快,陆智还没有将这项技术泄露。

任总见状也没有感到奇怪,以为是陆恒提前写好了论文,早就考虑过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的事。

随后两人继续交流明天可能会面临的情况。

当得知陆恒明天将要宣布国产系统,还有邀请人员进行人工智能内测时,即便见过不少大风大浪,任总依旧吃惊地张大嘴巴。

鸿蒙系统到了陆恒手里没多长时间,竟然已经出成果了!

他当然不会认为恒基生物推出的国产系统,还会是老样子。

一定融入了很多新功能,有吸引夏国用户改变以前习惯的关键功能。

要不然普通用户怎么可能放弃用习惯的微软、ioS,选择国产系统。

其实这个操作系统,陆恒也没有百分百把握能抵御陆智的掌控,只不过比起现在的微软和ioS系统,肯定要安全很多。

而且也有很多独特设计。

明天陆恒会在直播中介绍,也算是另类的产品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