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7章 96.钻地

王国发的话一出,全场陡然一静。

太突然了,哪一届院士不都是好些人盯着。

讲道理,肯定会关照自己的徒子徒孙,江湖如此。

王老头也有自己的徒子徒孙,别看王老头和陈铭的人工智能搭边很少,但是可以交换着支持嘛。

但现在王老头居然直接转向,这......

看不懂。

更离奇的事情发生了,好几个人点头附和。

“我同意。”

“我同意。”

何国为打量一眼,都是当时在那间房子里的人,现在都反应过来了。

愈发看不懂的,王国发右手的院士问:“老王,什么两个月?”

王国发哼笑一声,坐下嘘嘘的吹着茶叶,就吐出三个字:“光刻机。”

“是他?”

“真是他?”

“我就说是他。”

一帮人肯定了自己内心的猜测,默默的点头。

那就没什么好说了,人工智能,陈铭还是以公司的形势面向大众。

说白了,是企业,还是私企,他想当院士,还有的辩。

但是光刻机,那可是全产业链。

人家拿出来了,别说陈铭还有人工智能,就算没有任何建树,拿个院士当当,那也是势不可挡。

谁敢投反对票都是找死。

“我同意。”

“我投陈铭一票。”

“行了,全票通过。”王国发看了眼举手的人,乐呵呵的说。

李开梁抿出一个微笑:“大家收着点,这是提名会,还没到正式投票呢。”

“有啥区别?”

“李部长,跟我们一帮老头子就别装了,你把这事和开大学一起说,不就这个意思么?”

“先弄个院士,级别就解决了,然后大学开好,当校长就名正言顺。”

李开梁咳嗽一声,这帮老头真是啥话都敢说。

“别议论了,还有件事。”

“陈铭准备开个小班,亲自授课,只带一届啊,每个学科限定三个人,有兴趣的可以各自提个名单上来。”

“我去我去!”王国发举手举的比谁都快。

上次闭关虽然累,但学的是真的爽,多新的知识啊,直接灌输,太舒服了。

“我也去。”

“我也去。”

一帮原本去过的人纷纷举手。

“凭什么你们去,你们都去过了,把机会让点出来行不行。”

“就是啊,什么意思啊?什么好处都想拿?”

又吵起来了。

李开梁无奈的又扣了扣桌子:“我事先说明,闭关集训模式,一个学科一个学科来,期间不准外出,不是限制,而是强度很大,一天起码十个小时的课程,身体吃不消的就不要参与了。”

“第二,所有学习的人,必须在新成立的大学任教六年,是任教不是纯研究,所以伱们推荐人,这些事情必须交代清楚。”

.....

陈铭被提名院士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

网友们倒是有些担忧。

主要学术界有多复杂,圈内人还是明白的。

当院士真没那么容易。

那么多人排着队呢。

只不过陈铭当选的消息很快传了出来。

“牛逼,牛逼,牛的人不跟你讲道理。”

“本来就是,关键陈铭要是没评上院士,这一届的其他人不得被喷死。”

“恭喜陈院士!”

“恭喜陈院士!”

“兄弟们,杭城要新开985,你们听说了么?”

“真的假的?”

“据我探听到的消息,陈铭亲自授课。”

“那很有可能。”

“恭喜陈校长!”

“恭喜陈校长!”

“我浙总算要有第二所985了。”

“紫金港:完了,我要当老二了?”

杭城新开大学,主打人工智能,这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毕竟人工智能时代,以后所有工作都有可能被淘汰,研究人工智能相关,绝对吃香。

“陈铭亲自授课,更是相当于大神弟子,放在国外,那就是诺奖弟子。”

“对啊,说起来诺奖怎么还不颁?”

陈铭在园区里给一帮院士和推荐的人上课。

一天十二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直接让这帮已经进入花甲之年的人直呼受不了。

痛并快乐着。

不过军研所的就好很多,小板凳一把,认真听讲,笔记做的相当扎实。

学校已经开建,地址就选择园区旁边一公里的位置,工地干的热火朝天。

一个月后,陈铭总算把现有的部分讲完了。

然后直接解锁下一阶段。

十万点。

【钻地机器人】

陈铭看着眼前这个头部位置有个钻头的机器人有点意外。

以前的机器人好歹都是在陆地上的,这次居然直接下地了。

机器人外表全金属构造,没有滑轮,履带之类的行动模块。

瞅着像一枚金属炮弹。

开启观察模式。

“探测功能还在,不过金属环圈内置了。”

“还带自毁模式...”

军工向的产品多少有点吓人,不是辐射杀别人,就是连自己都不放过。

但是有一点是雷同的,那就是都具有刺客属性。

辐射可以隔着楼房悄无声息的杀人,这玩意干脆直接能从楼房地底钻出来。

“试验一下,好沉。”

陈铭让机械臂机器人把这钻地机器人搬上小推车,送到楼下车里,随后送到矿山。

平放在地上,启动。

只见钻地机器人的外壳发出声响,两扇巴掌大的移门在外壳移开,各有一根支撑架伸了出来,推着泥土直立了起来。

它把自己的身体撑起,钻头朝下朝着地面猛烈的转动起来,泥土飞溅之间,钻地机器人整个钻入了地底。

陈铭透过人工智能观察它的情况,电脑上显示的是钻地机器人的视角,原本探测器该探测到的地底画面,依旧清晰的展露在电脑屏幕里。

“小蜜蜂,设置下去500米。”

钻头剧烈的转动,刚开始的时候,陈铭还能感受到一点泥土的震动。

而随着它的下潜,震动消失。

50米。

100米。

200米。

泥土被挤开,钻地机器人在地底如鱼得水。

“朝左拐50米。”

钻地机器人顿时转向,朝左运行。

“朝右拐20米。”

“朝左拐37米。”

“朝上70米。”

“.....”

随着陈铭的指挥,十分钟后,钻地机器人嗖的一声,在废弃的矿洞门口破土而出,跟个土拨鼠一样,只露出个脑袋。

“又快又狠,这要是钻到白房子底下去.....”

“...好像有点远。”

陈铭笑笑,漂洋过海电力是不够的,除非有人能把它运到鹰酱本土去。

按照剩余电量和消耗的时间看,一台机器也就能运行个一个小时就没电了。

倒是支持无线充电,不过这就变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了,要充电,就得先有充电设备,要不然怎么钻到到白房子底下?

漂洋过海运过去,这么大个金属,安检是绝对过不了的。

放弃不成熟的想法,陈铭想着它的应用。

“这玩意有什么用?”

在战争上的用处不言而喻,刺客。

至于别的地方,比如生活中,似乎并没有太多用处。

“倒是可以建地铁,但是有盾构机了。”

“快是比盾构机快,也比盾构机方便,可打的洞还是太小了。”

随意的试玩了几次,陈铭装着机器回程。

公司大门口。

陈铭看见顺风的快递小哥在往门口放快递,喊了句停车,见小哥一件一件的卸货,一时看得出神。

每一家公司都有快递的需求,铭城这么多员工肯定也不少。

那是不是可以构建一个物流管道,直接把快递从快递站送到公司门口?

“小区更合适。”

“帮我搬去我办公室。”

陈铭让机器人自己搬,他直接查起资料。

“小蜜蜂,全国一天的快递量多少?”

“主人,一年是1100亿件,一天是三亿多件。”

“杭城的呢?”

“平均一天1000万件。”

陈铭心里有数了,每改变一个行业,都需要注意本行业人的生存环境。

想想这件事里能提供的岗位,大致算了下,陈铭拿出电话打给市长办公室。

接着转向去了市政府。

李显办公室。

“李市长。”

“陈院士。”李显改口改的相当自然,脸上热情洋溢。

身份不同了,现在陈铭身上可是有行政级别的。

“欢迎欢迎。”

“这次来是有什么事么?”

谁都知道陈铭一般不出门,出门必有大事,李显可是盼了好久了。

“是这样,我准备革新快递行业,重建整个物流通道,全部交由人工智能管理和配送。”

“配送?”李显敏锐的抓住这个词,思索着说道:“陈院士的想法我相信肯定好,但是这快递小哥的数量可不少啊,轻易动不得。”

“我知道,已经有方案了。”

陈铭接过秘书恭恭敬敬递过来的茶点了下头,喝了口水说道:“你先听我说。”

“首先,我的初步想法是,在地下建立一张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大概一个平方,或者两个平方大小。”

“以后快递分为两种,小件走地下,大件走地上。”

“外面进来的快递,运到各快递公司的集散中心以后,小件直接通过相对应的地下管道,送到用户的家里。”

“家里?”李显吃惊的问了句。

陈铭点头:“对,就是家里,实现点对点运送,不需要人员配送,老小区改造,在小区门口设立点位,统一取货。”

“新小区建立送货管道,直接送到家门口。”

“听着工程量有点大啊。”李显笑笑。

陈铭微笑:“市长,大才好啊。”

李显微怔,马上笑着点头:“对,大才好。”

陈铭扳着手指头说:“我算过这部分的机器工厂要开,这是其一。”

“其二,配套的无限充电桩要生产,又要开厂这是其二。”

“其三,小区的改造这是很大的工程,用人量绝对不少,能解决很多就业岗位,而且时间比较长。”

“再者,到时候建几个物流园,把所有商家整合起来入驻。”

“那么到时候杭城所有快递,只要收件人是本地人,现在买,半个小时后就能到。”

“因为它不会堵车。”

“而又一个好处就是,地面上的摩托车,快递车大量减少,交通便利与安全再次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