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1章 90.探测

露天的矿场之中。

陈铭把仪器圆盘的方向调整了一下,先让它面对地面。

随后,离开100米远。

只要是射线,那就少不了辐射这个东西。

如果按照观察模式看到的文字解析,能照射十公里的射线强度,这辐射肯定小不到哪里去。

让机器人拿一个辐射检测仪器上前,站在机器边。

随后陈铭把笔记本放在车前盖,让人工智能启动探测机器人。

探测机对准地面的四个光圈,发射出强大的射线,一瞬间便钻入了地底。

透过厚厚的泥土岩石层,感知到的信息开始返回,人工智能开始重组建模。

一副平面有两个平方米大小,标注长度长达五千米的立体柱模型出现在眼前的屏幕里。

穿越厚土层,效果锐减的厉害,十千米直接砍成了五千米。

不过五千米,这个数据还是让陈铭惊叹了一下。

他随便选择了其中一块区域放大,地质重组后的全貌开始展现。

对着模型中间滑了条线,模型分为两半,人工智能自动为其中的土质和异物标注出了相应的信息。

不是岩石就是土。

陈铭继续往上翻找,石英矿脉,地下河,石头,石头,泥土。

好吧,底下主要就是这种东西了。

虽然没有发现什么传说中的古墓和金矿,不过陈铭看着建模效果还是非常满意。

这个效果清楚的就像是在地面画了一个两平方米的区域,然后用手一提,整整五公里的区域都被拉了出来,一一剖析。

“不愧是价值五万的黑科技,果然有点东西,看看辐射量先。”

陈铭切换了下画面,看向机器人手持的辐射计量仪器,马上倒吸了一口冷气。

“辐射量居然有1西弗?”

人体做一次普通ct受到的辐射量也就5毫西弗左右,就算是增强ct受到的辐射量也就20到30毫西弗。

这一西弗就相当于200个普通ct或者40个增强ct。

“这人要是被探测机器人当头照一下,直接20年的体检套餐一秒享受了......”

这个数值也太恐怖了。

而且这玩意要是运用到军事上,不可能只照一秒,那是可以按小时计的照射。

“照一个小时,人不会直接没了吧?”

想到这里,陈铭瞅了这机器一眼,这何止是穿墙武器,这特么是基因突变器。

“都能当小核弹用了,而且是定向爆破。”

不过这家伙的运输可比核弹容易多了。

就这外观,谁能想到它是个放射性武器?

“小蜜蜂,查查哪家公司的防护服效果最好,买个100套当库存。”

陈铭吩咐完小蜜蜂,实验还要继续。

辐射虽然强,但是只要离的远,问题就不大,他现在100米远。

先测一下边界值。

机器重新开启,数值很快出来。

“离开发射源10米,辐射锐减的就只有0.1西弗。”

“20米基本测不到了。”

陈铭点点头,安全值有了,至于操作,机器人操作就可以,人体无忧。

简单的试验做到这里就差不多,对着城市照射的试验肯定不能做。

那不变战争狂魔了。

接下来陈铭就想着削减下它的能力。

普通场景应用肯定不需要这么大的辐射量,要不然到时候管制严格,卖都不好卖。

这个更改并不困难,两方面入手,一是从代码层面减少它的照射范围,二就是在材料上的减少配置。

搬运机器回城,陈铭进行闭关研究。

六日后,铭城公司位于杭城的汽车加工厂正式投产。

蒋伯均带着市里的领导走进加工厂。

他介绍道:

“目前这里的加工厂加上蓝溪那边的加工厂,铭城一天的生产能力在5000辆以上,而等二期工厂造完以后,日产量不会低于8000辆,相信到时候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市长李显看着车间内整洁的环境,工人有序的工作频频点头。

“目前这里接收的工人我记得是5万吧?”

他问完后面马上有个夹克衫的中年人接话:“根据缴纳保险的最新数据,已经到7万了。”

“哦?这么快。”李显惊讶的笑了:“好好好,论企业责任感铭城在这方面是一枝独秀。”

招人不难,但是能在流水线完全落实8小时工作制,还全额缴纳保险的,也就一些外企了。

外企是不敢,因为有重罚。

国内嘛,参差不齐。

至于铭城,主要就是肯让利给员工。

尽管对铭城赚的利润来说,让出去的不多,但是能做到让大家都满意,让员工开心,有归属感,那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主要是各地的订单都下来了,一来全来,所以我们也是抓紧了招人。”

法律一解决全国各地一二城市的订单都来了,订单多的都让人睡不着。

像魔都市政府,第一笔订单就下了十万辆,第二笔订单下了二十万辆,力求全面解决全市的交通问题。

蒋伯均笑呵呵的:“还有个因素就是机器人工厂那边也开工了,到时候肯定会让一些职业失业,比如厨师,比如外卖小哥。”

皖省那边动作更快,直接出面帮铭城收购现有厂房进驻,边开工边改,连等地皮的时间都省了。

李显有点吃味,轻笑道:“说到这里我得问问你这个大管家,怎么不劝劝陈教授,把机器人工厂也安在这里,当时我们可是都说好的。”

蒋伯均直接叹了口气:“领导,这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就是个办事的小兵,哪有这么大的能量。

不过我听陈总说,是因为杭城是大本营,他势必要把最好的东西都先用在杭城,把杭城率先打造成一个便捷的科技之城。

可有太多的低端劳动力,到时候就是一种掣肘。

你就说我们加工厂明明可以用机器人来实现流水化的操作,但是还是要招这么多人,为什么?

不就是因为机器的出现消灭了一部分岗位么?

那伱想想到时候一堆的机器人出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人工逐渐被替代,这么多剩下的人怎么办?

留人,进度推不起来,很有可能别的市先达到机械智能化。

是不是反而不美?”

李显稍微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不由点头含蓄一笑:

“还是陈教授想的深远,不愧是把人工智能发扬光大的人。

改明儿,你跟陈教授说,让他有时间给我们去上上课,给我们也传授点机器人时代的思维。”

“好的,好的。”

陪着李显逛了会,亲切的慰问了下员工工作的满不满意,随后结束了这次的视察。

而第二天,第一批出产的5000辆无人车装车运往魔都。

大街小巷上很快出现无人车的身影,有了杭城的例子在前,根本不需要再做什么宣传。

年轻人早就下载好了app,眼睛发亮的抢着上无人车,定目的地,拍照,发布感想。

许许多多的短视频和围脖上传个个平台,无人车的话题再次火爆。

“凭啥魔都先来啊?阿拉等了这么久了,气!”

“楼上的兄弟,你可以打个车去杭城体验。”

“早就去过了,那能一样么?”

“你们让让,先让我们山城的来,我现在就想看看人工智能走不走得通我们这边的路。”

“山城啊...别说,这事情我确实也好奇。”

“别想了,下一个地点肯定是我们这。”

“你哪的啊,口气这么大。”

“老大。”

“京爷啊,那确实抢不过。”

“不用争,我铭城的,一天上万辆的产能,都会很快的。”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无人车开始走近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

很快,有人提出了意见。

这天,蒋伯均走进陈铭的办公室。

“陈总,有网友给你写了一封信,一封建议信,你要不要看看?”

“给我写信?行我看看。”

陈铭拿过蒋伯均的手机,是在官网论坛上写的。

“陈总,我是铭城的忠实粉丝,也是您的忠实粉丝。”

“我在魔都经常用无人车,是无人车的重度用户,然而我最近使用的时候遇到一个麻烦。”

“就是我经常会有出差的需求,比如我要去杭城,但是无人车不支持跨城际运载,这就有一点麻烦。

我不得不选择别的出行方式,甚至为此还需要买一辆车,买一个车位。

我觉得这是一种浪费,而且我已经习惯了无人车的便利,不需要我掌控,安全又放心。

我如果自己开车,一开高速又是几个小时,本来我能休息的时间,又被占用了,而且自己开车没有人工智能安全。

所以我思来想去给您写了这封信,不知道您是否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开通城际运输。

我知道这里面或许有很复杂的问题,但我想也许你会有解决的办法。

感谢您的阅读,我将一直支持铭城科技,拜谢。”

“你怎么看。”陈铭把手机还给蒋伯均。

蒋伯均显然已经有了一些想法,直接说道:“我想过,主要是三个问题,第一是要打通城与城的关系,高速牵涉的问题比较多。”

这方面努力一下,蒋伯均觉得以陈铭的能量,解决起来应该很有希望。

毕竟所有出租车公司,都是和政府联运,而铭城公司都有股份,怎么也是股东。

可有些问题就很麻烦。

“第二是电量,电车的电量一直是个问题。

无人车有百分之20的电量都还能在城市里跑,但是上高速,旅程长,要求的电量太多了。

如果开放城际交通,我们就有可能要从很远的地方调度一辆满电的过来,这不仅旅客等的久,而且东边的车调到西边,会拖慢整个城市的运行节奏,有点得不偿失。”

“第三就是车的归属,本来这车是魔都公司的,它跑到杭城,那到时候这车怎么办?接单还是空着跑回去?”

“接单有利益问题,空着跑回去,在资费上就有问题了,电费,车辆磨损,这也都是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