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让你监国,蒸汽大明什么鬼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明人专坑倭国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明人专坑倭国人

第258章 大明人专坑倭国人?

“老四,你可知太子,他说了什么?”

朱高彻大声道:

“儿臣不知!”

“也不想知道!”

“大哥是储君,臣论君,非臣之道。”

一番话,说的是大义凛然。

实则,他是表示自己没有皇位的野心。

这符合他的一贯人设。

至于为太子求情,谁知道会有正面效果还是反面作用!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听了朱高彻说的话,朱棣暗暗点头,欣慰不已。

“要是老大听到你这话,不知该如何自处!”

说着,朱棣难得多愁善感起来,叹道:

“自古帝王家,从无血肉亲情。”

“但我希望,我们一家人,不要落得个手足相残的下场。”

“杀侄子当成皇帝,爹到现在,每天都梦见我那大哥朱标。”

“大哥一手将我带大,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却杀了他……“

说到这,朱棣眼睛蓄满了泪水,声音嘶哑道:“我却杀了大哥的儿子!”

说完,神色突然一沉。

“所以,爹不会让你们兄弟,步爹后尘!”

一时情绪上头,朱棣说了这么多。

现在情绪好了,脸上挂不住了,背对着朱高彻,一边走一边挥手道:

“回去吧!”

“好好推行改革。”

声音越来越小。

朱高彻凝视这位历史上褒贬不一的永乐帝背影,不知是何感想。

………………

户部。

尚书大人夏原吉将侍郎、郎中和主事叫在一块儿。

“都把手头的事情放一放。”

“从此刻开始,我们专注于往海外销售丝绸等一干事宜。”

将丝绸销往国外,户部会统计丝绸数量,以及物流的消耗。”

运往海外的物流,人力,时间等等成本,都将会精确计算。

这对于没有计算器的大明,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因此,户部尚书夏原吉召集了所有人。

“老夏,一匹丝绸定价多少?还是原来的五十两吗?”

“听说秦王用机器生产丝绸,成本可是降了好几倍。”

言外之意:定价应该不用五十两了吧?

户部侍郎问,他比夏原吉只差半级,加上平时很熟,因此说话随意。

既然是熟人相问,夏原吉笑道:“四十八两。”

顿了顿,他强调道:“这是皇上和秦王殿下的意思。”

话音刚落,户部众人大惊失色。

制丝绸成本降了好几倍,价格才降二两银子???

这下手是不是有点太黑了?

“夏大人,定价四十八两银子,太高了吧?!“

“倭国那边,会不会出乱子?”

“我可是听说秦王殿下现在制丝绸,成本不过四两银子。”

“这样算的话,丝绸销往倭国,除去物流成本,利润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一千!”

“夏大人,定价这么高,会不会下手太黑了?”

众人忙问,都对定价这么高表示不同意见。

利润率高达百分之一千的商品,太恐怖了!

匪夷所思。

然而,夏原吉可没手底下人好心,不亏倭国,难道赚国内百姓的银子?

“皇上已经说了,国内丝绸通通按成本价四两银子购买。”

“皇家让利于百姓。”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大喜。

大明朝俸禄之低,为历代之极。

当官又要顾及体面,穿布衣麻衣不合身份。

为了买昂贵的丝绸,他们没少花心思。

各种额外收入流进囊袋,一发不可收拾。

“皇上天恩,历代圣君所不及也!”

“皇上如此爱民,大明何愁不兴!”

溢美之词不胜枚举。

“好了,做事吧。”夏原吉都听腻了,皱眉道。

这才散去。

………………

另一边。

朱高彻坐在极为宽大,舒服的轿子内,轻闻媳妇儿发香。

杨盼儿坐在他的腿上。

“夫君,定价四十八两银子,是不是太高了点?”

杨盼儿皱眉道,她感觉这么坑倭国人,有点过分。

小盼儿呀,你是不知道几百年后的倭国人对中原干了多少惨绝人寰的事。

朱高彻柔声道:“倭国人,就是用来坑的!”

杨盼儿猛的转头,目瞪口呆的看着朱高彻。

这还是她待人和善的丈夫吗?

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夫君,你对倭国,好像格外仇视。”杨盼儿小声道。

“倭国人,就是一个服从强者,欺负弱者的国度。”

“现在大明强盛,倭国都敢派倭寇掳掠。”

“若是大明有一天衰败了,倭国就会上天了。”朱高彻沉声道。

杨盼儿想了想,道:“夫君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相信你。”

朱高彻心中感动,大笑道:“走,既然来到了北京,带你回娘家看看。”

说着,大声道:“去杨士奇府邸!”

随从答应的声音从外面传入轿子内。

杨盼儿大喜,他还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半个多月,正想着回去看看。

朱高彻这话,说到了她的心坎了。

臻首埋入丈夫怀中更深了,甚至还舒服的蹭了蹭。

像小猫咪一样。

十足的享受。

………………

五天后。

倭国。

蒸汽纺纱机制造的丝绸,流入了倭国市场。

定价四十八两。

倭国权贵和有钱的商人纷纷抢购。

部分中产阶层为了更舒适的生活,也不甘落后。

购买。

迎来了倭国的“丝绸热”。

过往,大明一年只有一次会将丝绸销往倭国。

今年,他们也认为就是如此。

因此,抢购的极快。

穿丝绸衣服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舒适,更是为了表示自己的高人一等。

以及身份地位。

然而,因为买的极为仓促,回到家才发现,这次的丝绸质量,没有之前好了。

例如滑嫩度,舒适感都有所下降。

连忙询问同样购买了丝绸的邻居。

“山本,你那丝绸有什么问题没有?”

“别提了,我买的丝绸滑嫩度下降了,摸起来也没有之前舒适。”

“说不定是买了假货。”

“我靠,我买的丝绸也是!可我是在官方店买的啊!”

“难道是大明那边……”

“我们再去问问其他人。”

“是。”

随后,这两人询问了大量购买者,发现都是一样的问题。

怒不可遏!

“我说怎么便宜了二两银子,原来质量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