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太后强国指南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微服私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纪文宣身量不高,又被经久繁重的庶务缠身磨的极为消瘦,整个人套在宽大的绯色官袍中更显弱不禁风,可他一双眼眸中透出矍铄的光芒来,却让人不敢直视。

盛少青感觉得到纪文宣袖袍中的手臂在微微颤抖,顺势站了起来的纪文宣仍目光灼灼看着盛少青,盛少青不由轻声道,“丞相只管放心,有吾在一日,定不会教丞相失望的。”

薛无极收回自己的视线,开口问道,“但丰春毕竟是清河王属地,若贸然去查,怕是会惹来不少非议。”

“此前清河王遇刺一事虽然已经查明是一桩误会,可宗室之中已有不少人对此结果颇有微词,认为是大理寺刻意掩盖了事情真相,这次又在清河王的属地上发生这样的事,臣担心.....”

林阳公主没等薛无极说完就点头附和道,“薛大人此言不假,三叔当年毕竟被武帝议过储,身份有别于其他诸王,因此一举一动也颇受关注,这些年三叔一直求仙问药,不问世事,这才略略消了几位先帝的疑心。”

林阳公主这话说的不算客气,而几位大人乃至盛少青对此都是心知肚明,毕竟这位王爷曾经被作为帝国的继承人培养过,后面的继承人对于这样的存在,不有疑心那是不可能的,但这种怀疑被几位先帝的自我克制和清河王优越的表现控制在了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才让清河王府如今能够如此枝繁叶茂,儿孙满堂。

不过这老爷子的体格子在宗室之中是真的棒,熬走了先后三位帝王,自己还好好的在王府中享清福。

可王庭忽然站了出来道:“还请公主慎言,不要平白玷污了几位先帝的清誉。”

林阳公主无奈看向王庭,怎么今儿王庭就是跟她杠上了呢?

王庭一边接收到林阳公主不耐烦的信号,另一边又接收到吕世昌跃跃欲试要同他一决高下的讯息,连忙偃旗息鼓认怂道,“不过,公主话粗理不粗,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才是。”

吕世昌见王庭鸣金收兵,也收回了唬人的獠牙对盛少青道,“此事说大也可大,可说小也可小。若是不经清河王贸然去查,恐让人觉得是朝廷疑心清河王,惹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清河王是否也牵涉其中仍待探查,由他派人去查更是不妥,因而,若是能让清河王自己上书请朝廷彻查此事,是最好不过的了。”

薛无极皱了皱眉,“据我所知,如今清河王府所有事情都交由老王妃处置,说服清河王倒是容易,可老王妃...恐怕就…...”

清河王妃吴氏出身卓然,当年两家议亲时清河王正是储君的热门人选,而清河王妃嫁入清河王府之后,更是将清河王推到了议储的风口浪尖之上。

就算后来清河王同皇位失之交臂,老王妃也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仍照旧往来宴请,丝毫不见颓势,这也让不少想借机踩了清河王来讨好新帝的小人歇了心思。

只不过,清河王日益沉迷修仙一途,老王妃只能一个人扛起王府的担子,辛苦经营多年,这才有了如今的盛景。

这样一个人,心志和手段兼而备之,且绝不容许有人污了她清河王府的声名,想让她主动上书彻查封地乱象,无异于将他们的脸面放在地上让人肆意踩踏。

此前清河王遇刺之时,老王妃就因不满先帝给出的交代,竟在雨里跪了半日请先帝重新彻查,将先帝逼得实在无法,只能让大理寺重开案卷,沈其石那时在三日之内就寻到了“凶手”交给了老王妃,老王妃盛怒之下,竟活活用皮鞭抽死了那个刺客,连夜丢去了乱葬岗。

老王妃就这样还是没撒够气,扬言若有人再敢欺负到清河王府的头上,便形同此刺客,死无全尸,不得往生。

先帝仁德,没有追究老王妃滥用私刑的罪过,只悄悄让沈其石给了那死囚的家人些许银两算作安慰。

毕竟人家原本判的是腰斩,可不是活活被抽死还暴尸荒野。

沈其石因此白捡了个“神断青天”的称号,先帝也赏赐了一笔封口费给他:将他官升一级。

沈其石由此总结出他的人生真谛:干得好,不如机会来的巧。

只要不得罪人,他就能在大理寺卿这个位置上平安到老。

但是,很倒霉的是,盛少青之前交给他的那桩事情已经快让他将京城之中的世家得罪了个遍。

林阳公主有些犹豫要不要开口,但想了想,她仍是开口道,“若是各位大人有难处,不若让林阳一试。三叔母为人虽然强势,但却不是不讲道理之人,想来林阳亲自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或许能成。”

纪文宣和几位大人都沉默了下去,林阳公主这个提议,看起来仿佛就是如今困境的最优解。

难怪太后会带公主前来....王庭这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太后的用意,可惜已然迟了。

众人散去时已经接近拂晓,纪文宣却丝毫未觉困倦,连夜招了门客一同议事。

很快,朝廷春耕礼之后将要在各州府举行大考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大凉。

纪文宣的策论完美的没有一丝漏洞,盛少青每每拿出来翻阅时都会感叹,纪丞相想要行此之事绝非一日两日仓促的决定,若无多年的酝酿,怎会连各州府之间行考的细微差异,他都分门别类的整理了出来。

就连如何放出消息,何人会有何种反应,该如何应对,纪文宣的策论中都替盛少青指出了一条明路。

这人若是不做丞相,去做别的行业也定然是此中佼佼者。

盛少青也终于算是明白了为何系统也难以窥得纪文宣的内心,因为,这人怕不是比干转世,有着这剔透的七窍玲珑心。

春耕礼不可误,此刻的盛少青正坐在继续往陈留而去的马车之上,林阳公主折返京城三日有余,而夏豫怀也在丰春安顿了下来。

李凌峰被人乱刀砍死这事虽然丢人,但他死的时候仍是朝廷命官,且并无治罪,夏豫怀只好让他的家人以县丞之礼将李凌峰下了葬。

天彩会的人也因为夏豫怀的到来收敛不少,不敢在大街小巷上明面的骗人,倒换成了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游击销售模式。

盛少青读到夏豫怀每日按时送来的奏折都暗笑不已,李大宝还真是把现代商战的精华都取而用之了啊。

最高端的商战,往往采用最朴素的方法。

但夏豫怀也向她提出了更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破解丰春被蒙蔽人民群众心中的迷信呢?

毕竟许多人甘心为此倾家荡产的很大原因是见过天彩石的所谓“奇效”,而这些奇迹在他们看来便是神的恩赐,他们不敢悖逆神的意旨,只能乖乖交出家产。

此前夏邑初现天彩骗局之时,夏豫怀采用的强硬手段吃了大亏,所以他自到丰春之后便不敢轻举妄动,就连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许久的吕青峰也被他压了许久,不许他肆意妄为。

天彩会易除,可百姓心中之鬼难除,一旦稍有不慎激起民愤,这把火可就越烧越旺了。

这几日他带着伤私服出访,找了不少深陷其中还不自知,仍觉自己受神主庇佑的农户问询,他们大多都神色紧张的让说“天彩石不过普通石头“的他不要“口出狂言”,惹怒了石神可就大事不妙了,石神可是要降罪的!

“这位郎君,我们也是好心提醒你,你可不要不识好歹,最后惹怒了石神,那可就是塌天大祸啊!”

“看你初来乍到,想来还不知道吧,我们县丞,那个李大人,就是因为触怒了石神才被惩罚的。”

夏豫怀佯装不知问道,“这是为何?”

在树荫下乘凉的几个农户都聚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说着那位李大人的不是,夏豫怀忽然问,“可我在外县也听过,说是李大人是让位于天彩会的会长?”

一位年长些的老者窥伺四周之后神秘开口,“恁那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要说这位李大人呢,贪财好色他是样样都沾,欺男霸女更是不在话下,就是因为这样嚣张惯了,就连石神都敢不放在眼里,竟然说俺们石神是邪神!”

周围几个人都附和的点点头,“就是!就是!”

“天石使者多次警告于他,他都不放在心上,一直和俺们使者作对。”

“使者多宅心仁厚,见口头警告无效,便请了石神降临神迹,使得不少绝症之人一夕之间健全如初。”

“那李大人信了没有?”

那老农遗憾的摇了摇头,“那李大人,根本就是个冥顽不灵的臭石头,全然不信!这磐石一般的事实放在眼前他都不相信,真是!”

其余几人连连让这老农掌嘴收回刚刚的话,怎么能当着石神的面说臭石头这三个字呢?

多晦气!

多影响他们在石神面前的形象!

回头升不了仙都怪他!

这老农真就“啪啪”扇了自己两个嘴巴,“是信徒冒犯,但信徒绝对没有不敬石神之意,还请石神明鉴!”

夏豫怀叹了口气,虽然李凌峰其人私德不修,但在这事上竟异常的明白,只可惜.....

夏豫怀继续问道,“那李大人不信,后来为何又说是李大人亲自将县丞之位让给了那位使者呢?”

那老农却耸了耸肩,无所谓道,“那俺怎么知道,就刚刚那些还是俺在县衙做衙役的内侄喝醉了酒悄摸告诉我的,哎!”

“不对!恁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县人,打听那么多干什么?”

夏豫怀见自己引起了怀疑,只得假意道,“石神之名声名远播,我也是听说此处有神迹才追寻至此,听说了些传闻想问问你们罢了。”

那老农激动道,“恁们外县人也知道了?!”

夏豫怀只得尴尬的点了点头,“是。”

周围的人也是稀奇不已,不断凑近将夏豫怀团团围住,连连追问着石神之名在外头到底有多盛。

一时推搡间,夏豫怀藏在腰间的对牌忽然掉了下来,那老农看着上了年纪,可手脚却比夏豫怀快了不少,一个猴子捞月就捡起那对牌,全然不顾因为受伤弯腰扯到伤口而疼的呲牙咧嘴的夏豫怀在高声制止着他:“还给我!”

那老农将对牌翻来覆去看了两遍,“恁这牌子,写的什么东西?”

夏豫怀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庆幸的长出了一口气刚想回答,老农身边不知何时出现的一个年轻人抢过那对牌道,“夏--豫--怀。”

“你是官差!”

“你就是新来接替李大人的那个新县丞?!!”

刚刚还聚在一起的人群一哄的散开了,只留下那说话的老农和年轻人呆在原地。

那老农转头问那年轻人:“恁可没认错?!”

那年轻人皱了皱眉,“叔公,我好歹上过几年学堂,这几个字还是识得的。”

那老农“噗通”就跪了下去,田野间尘土大,这一跪激起的烟尘让毫无防备的夏豫怀被呛的连连后退了几步。

“大人!大人呐!小人有眼无珠!小人竟然认不出青天大老爷!都是小人的错!”

夏豫怀见身份露馅,只好从那年轻人手中拿回对牌,又将老农扶了起来,“我不是什么青天大老爷,我只是来这田垄上散散心,你别害怕,有什么说什么就是。”

老农眼睛滴溜一转,只喊着委屈和无知,其余的便是一概不知。

夏豫怀无奈道,“那你叫什么,你总知道吧。”

“俺---小人啊,小人名叫李十三。”

“十三叔”,夏豫怀想要攀些亲近继续问,可那李十三作势又要跪下去,“小人不敢,小人哪担当得起夏大人一句叔啊,您就叫我大名就是。”

夏豫怀只好从善如流道,“李十三,刚刚你对本官说的可都是真的?”

李十三愣了愣,“小人若有一句虚言,就叫小人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叫石神将小人投入地狱去吧!”

夏豫怀眼见着在这个狡诈的老农嘴里是问不出什么了,转而将视线投在了他身后的那个年轻人的身上。

“那你呢?你叫什么?”

那人行了礼,躬身道,“回大人的话,小人姓李,名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