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 > 第两百五十七章 向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4章 向背

对于这些百姓自发的做法,李世民并没有感到气愤。

虽然他们自作主张,胆敢冒充梁山的身份。

但李世民也确实没有想接受招安的想法,也不算是被坏了事。

甚至让李世民更为开心的是,从这么些百姓的做法中可以得知人心向背。

雍丘县城这场动乱,参与的百姓有上千人。

甚至还有许多县城中的小吏参与。

直接动手的就有这么多那么心怀怨恨只是胆怯的人自然就更多了,少说也得有上万。

而达不到怨恨,只是对当朝不满,对贪官污吏横行,残害百姓感到不满的人自然更多了,那恐怕是整个京畿路没有几个百姓还能保持对赵宋官家的热爱了。

百姓们自己做出了选择,民心向背已经再次显现,这对于李世民他们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李世民只笑着宽宥了这些负荆请罪的百姓。

吴用公孙胜的人也都笑着向李世民道喜。

上下众将神情各异,但人人心怀惊喜。

如今这李世民麾下众将中,难免还有心怀侥幸,妄图等着朝廷招安的。

故而面对招安的破坏,自然是心情复杂。

但偏偏破坏招安的不是他们梁山的人,而是赵宋官家治下的百姓。

他们虽然全都是粗人,但心中也能想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整个京畿路的百姓都被赵宋官家不满,那么大宋的东京皇城又如何能够安定的坐落在京畿路呢?

而他们在与高俅的对战之中,也彻底意识到了朝廷的软弱和无力。

虽然他们曾经也是这其中的一员,但身处其中还总觉得自己或身边的同僚都有万夫不敌之勇,还总觉得了不起呢。

他现在在李世民的麾下,对大宋朝廷挥起手中的利刃,朝廷的软弱无力便昭然若揭了。

轻而易举的便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即便是一些坚定的想要造反做一番事业的人,也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这还想着占据山东、河北,徐徐图之,再巩固一下势力,将淮南也打下来。

却突然发现才往西刚一进军,东京城就已经暴露在眼前了,似乎没什么人可以阻挡梁山。

李世民带着众将热情的招待了这些前来负荆请罪的百姓。

愿意留下的便被李世民留下分配一些职务,愿意返乡的又受了李世民重金资助,返乡带领百姓等待王师到来。

事实上,这些人是全部都愿意返乡的。

李世民也希望他们返回乡间,带领百姓配合自己的大军行动。

只不过毕竟要表示自己仁君风范,所以才给了这些百姓两条路选择。

而对于这些百姓来说,他们干的本就是杀头的事情,他们主动站出来,无论老的少的,都是一些有担当的,做好了把性命留下的准备。

如今不仅没死,反而因祸得福,又岂会害怕危险?

正好返回乡间,带领百姓们继续配合梁山大军行动,天下动乱之际,正是立功之时。

光留在李世民这里,分配一些职务,做一些后勤的事,又能显出什么功绩?当然还是回去!

上一次做事,他们是对朝廷心怀不满,是为自己遭难的亲属报仇雪恨。

这一次,他们就是为了博一个封妻荫子了。

眼瞧着陈留雍丘距离东京城不过百十里地,朝廷十三万大军面对梁山都是不堪一击,谁又能守得住东京城?

看似天下还属于大宋皇帝,但大宋皇帝的脑袋似乎已经在李世民的手中了。

现在的百姓再做选择,可就不仅仅是因为对朝廷不满,对梁山欢迎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已经摆在眼前了。

送走了这些百姓。又过去了三天。

高太尉仍旧闭门不出,十分惊恐,派人连连催促东京城赶紧做出反应。

那道君天子得知自己的人被半路袭杀,梁山的人还四处张榜通告,嚣张至极,实在感到大大的丢脸。

对于天子来说,自然是勃然震怒。

连连收拾了一番禁军,抽出来了三万兵马,调了几员猛将,就要立刻支援高俅。

可发兵的命令还没有给出,北边又传来了噩耗。

大刀关胜分兵两路,一路在西取下了酸枣阳武,一路在东取下了长垣、蒲城。

眼瞧着东西夹击封丘,兵锋直指陈桥。

这一下,东京城中的歌舞升平是彻底的被打破了。

皇帝也彻底没什么心思,再去过什么中秋佳节,修宫殿乘凉了。

刚想派出兵马增援,此刻也不敢了,只赶紧把这兵马握在手中,先守住开封。

那皇帝在宫中大发雷霆,上下乱骂。

只骂这关胜不忠不义,竟然背反朝廷。

当初关胜被擒拿的时候,他也没怎么在意,只觉得来头虽然看似不小,但到底也只是个无名小卒。

如今,这情况却大有不同了。

尤其是这皇帝怀疑这些武将是不是早就和梁山有勾结,早就对朝廷心怀不满,就找着机会造反。

要不然,那呼延灼为何领兵攻打梁山,却轻而易举的败阵?

掉过头来打高球,却五百人直冲中军,锐不可当。

林冲、徐宁不过是区区的两个教师,活了半辈子,也只不过是练习武艺,没有上阵厮杀过。

也没在朝廷里显示出什么能耐,这入了梁山的手中,调转头来处处攻城略地。

大刀关胜也是如此,让他去攻打梁山就步履维艰,带着一帮兄弟,没几天就被梁山擒拿。

这掉过头来打朝廷却是这样的勇猛。

大名府被他攻占,滑州也被他拿下,如今直接攻入了京畿路。一路上夺下来的城池都快有十来个了!

道君皇帝气的连砸了一片官窑瓷器,经济与艺术价值颇高的瓷器碎片便铺了一地。

他只在心中大恨。

自太宗皇帝以来,对武将严防死守,果然不错!

这般武将果然个个包藏祸心。为朝廷效力的时候,便藏拙不出力,一个个要把这般本事为朝廷使出来,哪里还愁天底下有流民造反?

辽国,西夏也早平定了。

可愤怒归愤怒,徽宗却没有旁的办法。

虽找了蔡京商议一番,但蔡京是个文人,面对到底是增兵高俅还是固守东京,也是难以抉择。

至于朝廷剩下的那般武将,徽宗虽然也很想问计,但心里总不放心。

以前其实也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

思来想后,也无可奈何,只赶紧修书一封,令人八百里加急往西北送。

前前后后,徽宗最后能用的人也只有童贯这个老太监了。

徽宗料想潼关是个太监,一身权势都来源于自己,和旁的武人不同,一定不会背叛朝廷。

那高俅命令心腹牛邦喜守在陈留,把守住后路。

有心腹把守后路,高俅也能放心。

而牛邦喜作为高俅的心腹,自然也是十分称职。

驻扎在这陈留,每日敛财不断。

每日都一要防备梁山坚壁清野的名义,派出官兵到乡间村里搜刮。

钱财虽然搜刮不多,但粮食却得了不少。

如今,运河中段,山东已经被梁山占据,整个河南地粮价都在飞涨。

至于在那东京城中,更是粮价涨得恐怖。

如今搜刮的这些百姓的口粮可比那铜钱银子还要贵。

牛邦喜心里也欣喜,他虽然是高俅的身父,平时也能发财,但像这样发大财的机会可不多。

毕竟大头都得让高俅拿去。

如今做的这笔生意虽然也是这样,但奈何这笔生意实在太大。

整个东京城,甚至整个京畿路,各大城市里的百姓、官员、富豪都张着一张嘴,嗷嗷待哺。

这些利润只让牛邦喜微微分润一些,便是几辈子收礼收不来的财富。

尤其是牛邦喜在高俅身边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旁的事情虽然没有多大本事,但发财这件事他绝对有能力。

如今整个京畿路的缺粮是暂时的,朝廷大军必然不会放任不管,梁山纵能抵抗,也抵抗不了多久。

一旦运河打通,大量的粮食北运,粮价就会应声而落。

牛邦喜对高俅的十三万大军,对朝廷的实力很有信心。

所以他心中颇有一种紧迫感。

发财必须抓紧时间,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正是因为如此,他对百姓的搜刮颇为苛刻残酷。

不长的时间官兵与地方百姓之间的流血冲突便有上百起。

因此孙安和董平的进军非常的顺利。

他们一路上偃旗息鼓,要奇袭陈留,但也很难避免会被一些人看到。尤其是中原地区,人口稠密。

但这些百姓也说不上就一定觉得梁山能打败朝廷,但只要梁山能给朝廷一点颜色瞧瞧,给他们点苦头吃吃,他们也乐意见到。

看到的人装作没看见,恨极了朝廷的人,还愿意主动的为梁山的人指路。

孙安、董平带着一支大军,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摸到了陈留十里之外。

身边还跟着数百的百姓。

这数百百姓都是在孙安进军路途中,碰到牛邦喜派下来劫掠的官兵手中救下来的。

连续截杀了好几支小队官兵,救下来了几个村庄的百姓。

这些百姓们便帮着梁山的人带路,从一些只有本地人知道的道路绕到了这陈留城外,并没有被人发现。

“我带人去吧。”

董平主动请缨,他最是喜欢冲锋陷阵。

“多加小心。”

孙安略嘱咐了一番,便让董平以及数百士卒换上了抢来的官兵的装备。

又将许多士兵弄得蓬头垢面,换上了百姓的衣服,绑缚起来,装作是抓的一些刁民。

又让一些士兵打扮成苦力的样子,拉着几个板车,上面装的是官兵抢来的战利品。

准备就绪,董平便带着队伍大摇大摆,不成样子的返回陈留城。

那在外面站岗的士兵远远的瞧见了,也并没有任何的警惕。

牛邦喜派出了太多的小队,来来回回的劫掠。

一开始,这些站岗的士兵还仔细的查看身份,到了后来便也感到厌烦了。

自觉的也有了一些经验,远远的一看便知道是自己的人。

他们没想到会有人装成官兵的样子前来抢门,也更想不到,居然会有人装的这么像。

有官兵,有刁民,还有抢回来的战利品。

董平大摇大摆的带着人过来。还冲了几个看过来的士兵点点头,打着招呼。

那士兵虽然互不认识,但也觉得是自己的同僚了。

正回了一个招呼,想要乐呵的回两句发财,却见董平突然一个暴起,手中的长矛猛然前刺。

把两个靠在一起吊儿郎当的士兵一矛刺穿。

身后的士兵从那板车之上抽出两杆长枪,抛到了董平的手中。

董平接过长枪,又杀了两三个。

装成百姓的士兵绑的是活扣,手一抖,绳子就松了。

扮成苦力的士兵不停的从板车中抽出武器递给身边的兄弟。

一群人如狼似虎的便向上冲,三两下把这大门口杀的尸横遍野。

“梁山好汉在此!谁敢阻挡!”

董平冲着那城中往外支援的士兵大喝一声。

察觉到大门口的骚乱,前来支援的官兵吓得肝胆俱裂。

董平又带人冲杀上去,一些扮成苦力的兄弟把那板车往城门口一挡,拿着武器把门口把守住。

孙安立刻挥动军旗,命令士兵冲锋。

乌泱泱的梁山大军便向陈留城中冲去。

那城中的守军连董平都不敢阻挡,又如何能真的阻挡梁山大军?

略有一些跑不掉的,才勉强挥动几下兵器,也根本不是对手。

董平一路杀到那官衙之中,上上下下大杀了一通,杀了几个显然是从东京跑过来的官儿,却没有找到牛邦喜。

董平又带着人大肆搜捕。

而孙安带着大军冲入城中,立刻将各处城门控制。

城门处交给士兵,自己亲自带人赶往水门。

把那门闸落下水门堵住。

结果正好撞到一队官兵乘着船要向外跑。

被挡在水门前,进退不得。

孙安带着几个士兵跳到船上,挥舞着手中的铁剑,把这人头一排排的砍落,滚入这大河之中。

一个贼眉鼠眼,吓得满面苍白的官员蜷缩在角落里,浑身颤抖。

孙安一把把他提起,扔回了岸上。

一些附近的百姓立刻认出了他。

咬牙切齿的喊着:“就是他,就是他!东京城来的狗贼牛邦喜!”

随即便从地上捡起兵器,一拥而上,将牛邦喜剁成了肉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