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晚唐:朕 > 第255章 汴军整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杜让能劝谏道:“陛下,朝廷爵位,乃国之重器,不能轻易许诺!”

李晔摇摇头道:“杜公若是能帮朕留下这些胜出的壮士,朕岂会吝啬一个王爵!”

李晔看着杜让能目瞪口呆的模样,笑道:“杜公以为,朕真的无事取乐吗?”

皇帝陛下是想把诸镇的壮士一网打尽啊!

可这些人愿意离开家乡吗,只能用钱财田地来拉拢。

“只要愿意来汴梁的,赐田百亩,赏五十贯,杜公以为如何?”

杜让能盘算着,一万人就要五十万贯,两万人就要一百万贯,打一仗都花不了这么多钱啊!

“赐田没有问题,现在诸州凋敝,良田荒芜的很多,朝廷厘田不下万顷,可五十贯是不是多了些,老臣以为田可以多给一些,按人口授田,再给个一二十贯安家费即可!”

李晔点点头道:“先按你说的办,若是不成,再加钱!”

而李筠给的路子就比较野了。

“陛下,末将以为,武举之后,可召这些人饮宴,直接将这个人全部扣下,施以恩赏,凡不从者,可杀之……”

饮宴倒可以,还可以找些人混在其中带节奏,营造出留下来就是忠良,离开的便是叛逆的氛围,这种事,皇帝陛下门清。

至于杀人就大可不必了。

可怎么把这些人的家眷弄进来?

魏博罗宏信有求于朝廷,让他放人,问题不大,朱瑄朱瑾,怕是也不敢扣押,武宁和平卢,可能要费点心思,至于河东军,大不了再投喂点食。

李晔授李筠为监门使,吏部员外郎马月辉为主事,在宣武西郊校场设十个考点。

又遣文吏数十队进入各军寨,记录报名者,并详细记录籍贯。

报名也就一日功夫,各镇颇为积极,整个报名的人数有五千余人。

其中河东军骑射人数最多,而魏博军以气力、步射见长,至于山东诸镇与魏博差不多。

朝廷诸军中,因为选拔过一次,反倒人数少了不少,但也有例外,亲军亲骑兵都是选拔过的骑兵,全员报名了骑射。

与此同时,对宣武军的整编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户部主事数十人加上原宣武佐吏百余人,已经完成对宣武军上下十几万将士编制成册。

每个兵卒都注明户籍,家中人口,军中互相认识的皆作保,兵册抄录一份,发往各州府县核实,这项事做的很是细致。

至于被裹挟的蔡州降卒,那更是简单,调来蔡州兵册,从脸上烙下的数字就可以调出档案。

朝廷虽恕了他们的死罪,但活罪难饶,每个人的刑期加上一年,家属的赋税加一成,军册上各自备注,若有再犯,全家连罪,并由军士押赴到原来的军屯地。

比起对蔡州降卒的严惩,朝廷对宣武将士的处置要温和的多。

皇帝陛下下令,废除“拔刀斩”此种严厉军法,又言“宣武叛乱,朕只追究朱温一人,余者无罪!”

再加上朝廷大军入宣武后与民无犯,宁愿诛杀魏博衙军,亦要护佑汴梁百姓的平安,一时间,宣武军心大安。

皇帝陛下又下诏令,宣武军中凡年过四十者,或伤残者,可领抚恤三贯归乡里,家中田亩不足百亩的,可持退役或伤残证明,由地方拨田到百亩。

或可吏部派人考选,这些人凡是符合条件的,可以充当城防兵,各州县衙役,以及各里的里正。

“皇恩浩荡啊!”

此诏一下,宣武上下士卒无不感恩涕零。

不管是否定都汴梁,这群众基础是有了。

蔡州降卒去掉四万多,四十岁以上及伤残的,又去掉一万多人,一下安置掉五六万人,剩下的还有四万多人。

这四万余人编成五军,未授军号,以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暂代。

从左勇武军以来,已然行成规制,没有功劳的军队,不会授予军号,自然也不会列入禁军行列,没有享受宗庙供奉,以及赋税等好处。

前军八千人,都是步卒,分八个都,每都一千人,都指挥使为右宣武衙军统军氏叔琮。

后军八千步卒,也是八个都,都指挥使为原汴军拔山都统军郭言。

左军八千步卒,分八个都,都指挥使为原汴军左宣武衙军都统牛存节。

右军八千步卒,分八个都,都指挥使为右长直军统军寇彦卿。

马军八千人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了,肯定不能给一个人掌握,李晔将马队分成四厢,每队设四都,每都五百人,共计两千人。

指挥使分别为,中军左厢指挥使为原汴军左军先锋官王虔裕,中军右厢指挥使为原汴军右先锋官康怀英,中军前厢指挥使为左长直军指挥使庞师古,中军后厢指挥使为皇帝亲军副都指挥使刘知俊。

各军皆有朝廷配备行军司马,都虞候,司曹,度之等官员。

剩下的未整编的有:亳州刺史尚科统帅的一万余人,郑州谢彦章统帅的一万余人,还有曹州王重师统帅的一万余人。

由氏叔琮率整编好的前军八千人,前往亳州,替换尚科,尚科领军回汴梁。

由郭言率整编好的后军八千人,前往曹州,替换王重师,王重师则率军回汴梁。

由寇彦卿率整编好的右军八千人,前往郑州,替换谢彦章,谢彦章则率军回汴梁。

朝廷选择将官镇守外镇的原则就是,该将官在本地的族群比较庞大的,比如寇彦卿,宣武衙军世家出身,本地势力盘根错节,留守本地,恐生祸患。

但派到外镇则不然,这样的将官基本上是不会反叛的,因为反叛的代价实在太大。经世百年而族灭,反叛又有什么意义呢?

前世几十年的打磨,让李晔对人的心思琢磨的偷偷的,三板斧下去,宣武彻底安定,这个时候便要和罗宏信谈谈,该怎么处置这两千多魏博衙军了。

“陛下,这些衙军都是受左右厢押衙兵马是张云庆、许传贞蛊惑的,臣请诛张、许二人,求陛下恩典,宽恕这些兵卒吧!”

李晔看向罗宏信,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你罗宏信还以为朕是个毛头小子。

朕修炼养气功夫的时候,你的骨头早就变成灰了。

谈谋略,李晔能吊打罗宏信,些许小伎俩怎能瞒过他的火眼金睛。

老罗是想来个借刀杀人,用皇帝陛下的手宰了张云庆、许传贞这两个眼中钉。

再将仇怨泼到朝廷身上,以相救之意,收这些衙兵之心,继而掌控整个魏博。

罗宏信哎,想的很美,哪怕皇帝让你如愿了,衙军的心真的被你收了吗?

真是笑话。

“再说吧!”李晔看向罗宏信,直刺入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