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临安城通往牛家村的官道上,一群道士背负宝剑,身姿矫健,步伐沉稳。

其中有一人格外的引人注目,此人身高九尺,手持两柄巨大的铁锤,背缚一个硕大的麻袋,与身旁精神抖擞,轻装上阵的小道士们相比,他却显得臃肿了几分。

“志北,又在想那几个小姑娘了?”

白玉蟾一路上觉得无聊,见马钰等人都沉默不语,便背着一口大麻袋,挤到小道士们中间,气喘吁吁的与林志北攀谈起来。

自从昨晚洪七公师徒三人告别后,今日程瑶迦师徒也与众人分别了。江南六怪见状,也提出要回老家嘉兴一趟,左右华筝也不知该去哪里,便就被韩小莹一起带了过去。纵使她如何不舍,也是于事无补。

最后,放眼望去,整支队伍里,便就全都是道士了。

哦,其中倒也混了个,养尊处优的大金国庐江郡王杨康。

林志北环视四周,见没人注意到他们这边,这才压低声音回道:

“师叔莫要乱讲,我辈全真弟子,心中怎能贪恋儿女私情。有这等闲工夫,师叔还不如想想昨晚的收获,该如何妥善处理才好。”

“这有什么好想的,你让张老兄帮忙处理就是,临安城里全是他的旧识。要是方便的话,最好折现帮我换些神机营的那个铁管子,大小都行,反正这赵家朝廷,也从来不管那些玩意儿。”

白玉蟾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顿时便觉兴味索然。他只随便敷衍了对方几句后,便又继续无精打采了起来。

林志北点了点头,当即便抛下他,朝着前方的位置跑去。

一瞬间,只听铁链之声,哗哗作响,引得一路的小道士侧目而视。

不过他也是视若无睹,依旧我行我素惯了。

“三叔,我跟您说件事。”

随着林志北的娓娓道来,张庆安原本就不太大的眼睛,此刻更是瞪得滚圆。

“你说你们金银元宝不算,光饰品、珠宝字画…就劫…了有三千多斤?”

“嗯,要不是天快亮了,估计还能…捡到更多呢!毕竟,我们也才拜访了几十家而已。白师叔说了,三叔你有门路,这些玩意儿,就全权交由您老人家帮着处理即可。……”

“呃…你们还放在临安城道观的暗室里,你们可真是心大啊!…你们可真…唉!算了,算了,等去了牛家村,我就给你们写封书信吧。”

张庆安倒也没去推辞,就顺手给答应了下来。

可岂料他才话音刚落,林志北却又做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出来。

“唉呀,您看我的记性。刚刚白师叔还说了,他看上了神机营的那火石炮和突火枪,想让我问您有没有办法掏点过来?”

张庆安不禁抚额苦笑,对方这要求也太离谱了,他也难办啊!

“志北,要搞来这些东西也是不难,可要把它们运到终南山上,那可就难上加难了。你不知道,光这一根火石炮的铁筒管子,就有数千斤重,还有炮子儿,更是沉重无比。到时候你别说上山了,就是过江也是个难题。而且这些玩意儿,听着玄乎,其实也是不堪大用,火石炮倒还好点,起码能打出几百步。可那突火枪,纵使和观里的烧火棍比起来,我都嫌刺挠。”

林志北挠了挠头,不由讪讪笑道:

“三叔,不行就把这些火石炮运到牛家村吧。到时候随便起上几间茅房,盖上也就可以了,反正白师叔上不上终南山,都是无所谓的。”

张庆安听了,点了点头,似乎觉得这个主意似乎可行。

“嗯,那就这样吧,你们还有什么要求统统说出来,至于其中的规矩,办事人该拿多少,你们到时候可要舍得。”

“放心吧三叔,这玩意太多了,还有啥舍不得的。您这好处在我这,等落了脚,我就亲自给你送去。”

林志北隐晦拍了拍背上的大麻袋,一副我很有钱、我很大方的样子。

张庆安闻言不由苦笑摇头,随即,拿起手中拂尘就是轻轻的抽了他两下。

“你这死猴子,你三叔是差那点银两的人吗?”

“三叔,我这麻袋里全是金锭子,少说也能润你个百来斤的。”

“呃……”

………

牛家村江畔,抬眼望去,便见一排几十株乌桕树,叶子似火烧般红。

此时乌桕树下,早就围着男男女女将近几百号人,几乎每株大树底下都是挤满了人,身上衣服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正自焦急的守候在这江畔官道之上。

此时人群中,一精瘦高个黑脸中年汉子走了出来,径直朝着一旁人群走去,待见到围在里面的一白衣青年时,当即便是开口质问道。

“我说姓石的,你不是说恩公巳时就会到吗?你看这马上都快午时了,为何恩公还迟迟没有到来?”

被问之人皱了皱眉头,右手拇指不断抚着唇角的小胡须,其表情中已是略带一丝不爽了。

只是众人当前,他自不会自降身份与其争执。

可他不言,自会有人会跳将出来。

只见有一少年书生,从人群后方挤将上前,一言不语,便就指着精瘦汉子出言怼道:

“孙铁枪你真好胆,石教主面前,岂容你来放肆,莫不是忘了咱们教中的规矩不成。再说了,等待林道长一行,本就没有邀请你们一系前来。若是等不了,你们大可离去便是。”

孙铁枪闻言,脸上不禁露出一丝怒色,只是碍于对方身份,一时也不好发作。

可随即他眼珠一转,狠狠地瞪了那少年书生一眼后,嘴里嘟囔道:

“毛都没长齐的小娃娃,若不是有这姓石的给你撑腰,就凭你这资历,又岂能与我老孙同名,当得散人之位。再者说了,你得称呼他为石副教主,可懂?”

江姓书生闻言气急,浑身都在颤抖,当即抽出一柄折扇,便要上前与他动手。

而对面孙铁枪也不含糊,一柄钢枪入手,枪花便是一抖,只等对面那姓江的书生攻过来。

只是江姓书生还没有跳出人群,一只大手便自他身后起,悄无声息地攀上了他的肩膀。

顿时间,他便觉得全身酥软,一动也不能动弹。

“你们都给我住手,教中的《三规五令》,你们莫不是都忘了不成?”

“哼!”

孙铁枪冷哼一声,收枪回拉,反手抛回了己方人群。

而江姓书生肩膀处的大手,也是随之撤去,得以自由的他,忙是双手交叉合抱胸前,第一时间躬身行礼道。

“座下散人江南,恕不敢忘教规,还请教主责备。”

摩尼教,又作牟尼教,发源于波斯萨珊王朝,为波斯人摩尼所创立,受基督教与伊朗祆教马兹达教义影响,崇尚光明。待传到中原之后,教中之人多嫌摩有魔之音,故而内中自称明教。

只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传来中原之后,因教众信仰原由,其教义也逐渐被中原汉化。其尊太平道大贤良师张角为教祖,敬摩尼为光明之神,并崇拜日月。教徒服色尚白,提倡素食、戒酒、裸葬;讲究团结互助,称为一家,认为世上光明终必战胜黑暗。

只因教中龙蛇混杂,不被当权者所喜好,更多次遭遇朝廷围剿。又因其教义去恶行善,和释道并无大异,可又大相径庭,故而,又与江湖格格不入。索性他们破罐子破摔,只要大荒大灾之年,便效仿教中道祖张角之举,聚难民,举旗号。

自五代十国开始,至方腊、张三枪,其教皆以起义闻名。

而这几百年不断起义过程中,其教中也逐渐形成完善教规。统称为三大令五小令,又曰三规五令。

其三规名曰,凡我教众不得为官为君,凡我教众不得虐民害民,凡我教众不得自相争斗。

其五令又曰,

第一令:凡我教众,须守信义,出言如山,不得违诺失言,对非教众者亦当守信。

第二令:同教教众,即为兄弟姊妹,情同骨肉,重情重义,生死不渝。

第三令:尊敬长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照顾朋友。

第四令:尊重妇孺,不得调戏轻薄。任何处女寡妇,如与之有夫妻之事,即须娶之为妻,否则须庄重对待。朋友妻,不可戏,朋友女,不乱语。

第五令:视本教有如性命,长上有令,必竭力遵行,叛教通敌者杀无赦。对教外人士和气相待,甘居下风,不可妄自得罪,为本教树敌。

故而,只刚刚白衣人一句三规五令,众人皆是沉默不语起来。

孙铁枪也没再去争辩了,只是双手交叉抱胸,鞠身行了一礼后,便就返回了己方人群之中。

他亦知自己犯了不尊以及挑衅之罪,可是若要让他开口道歉,那也是万万不能的。

至于处罚自己,呵呵,也就嘴上说说罢了!

而就在这时,忽见有一人自远方奔来。速度却是极快,只不过一溜烟儿的功夫,便就来到青年白衣人面前。

“禀教主,有四五十号人作道士装扮,似是全真教众,约莫离我们十来里左右,无马无车相伴。”

明教众人顿时精神一振,纷纷都聚拢起来。

尤其是孙铁枪一伙,上百号人围在一起,齐齐朝着官道的尽头望去。

只大约又过了半盏茶的功夫,隐隐约约间,只见又有一马跑了过来。

其隔着老远,便就扯开嗓子嚷道:

“老孙…,林道长…他们快到了。”

嚯,得到自家人口实,孙铁枪不由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来。只不过向来嘴贫的他,也是隔着老远就是大声调侃了起来。

“我说康麻子,你这老马也该拿去集市卖了,还不如人家腿跑的快呢!”

“滚……”

时间一瞬而过,隐隐约约间,似有一群黑点涌动。

众人见之,纷纷便就站起身来。

青年白衣人,脸上更是露出欣喜之色,连忙带头迎接上去,其浩浩荡荡更有几百人也。

可孙铁枪哪里肯落人后,其仗着队伍就停在前方,更是一马当先就是抢起道来。

此时王处一正带弟子走在最前方,待见远处尘烟四起,人头滚滚而来,当即便是高声嚷道。

“大家戒备,对方声势浩大,好似来者不善。”

“哪呢,哪呢!”

白玉蟾最为好斗,一听到有架可以掐,瞬间背上的麻袋也不香了。其身子一抖甩给了林志北后,就从袍里抽出了一支烂铜大笔,嚷嚷着便从队伍最后方,就向队伍前方快步跑去。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定杀他个屁滚尿流,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