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三体:卧底ETO成boss,你拍无间道? > 第三百九十九章 进一步观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九十九章 进一步观测

“对不起来晚了,那我们上课吧!”

她轻声说着,望了一眼讲台下空了许多的位置,并没有感到特别奇怪,只是将自己手写的教案放到了讲台上。

在卢万宁的学校,教师们早已舍弃了书本这种沿用上千年来的承载信息的工具。但也许是出于为年轻的航天人们树立信仰的考虑,航天史学依旧使用传统的纸质课本。

“请翻到第七十五页,今天讲第四章,人类地外定位信号站的建立。

在地外航天探索中,出于对飞船行进路线定位的需要,人类在一些不存在生命的、轨道稳定的天体上建立了自己的信号站。

这些信号站成为了人类航向深空的跳板,不断增加着人类航向远方的距离。

其中,最着名的要数距离蓝星大约三光年之外的“隧道五号”信号站群。

那是利用芬苑天体带构筑的信号站群,拥有六百九十七个定位站点。

秦光同学,什么事?”

“姚老师……”秦光举起了手问道,“芬苑天体带……能展开说一下吗?”

若是在平常,这个蹭课生的贸然提问,定会引来教室内其他人的侧目。但在今天这木讷到无心学习的环境下,那些对着课本发呆的学生们大约也是无心嘲笑。

“我忘了,你没有上过航天学概论。”姚静抱歉地说道:“大家都复习一下吧。芬苑天体带,是一个位于以蓝星三光年为半径球面上的天体带。

上面的天体半径小至蓝星的百分之一,大致六十五倍不等。由于其天体数量庞大,很适合在各个方向布设定位站点。

所以,又被称为人类离开避风港湾的最后一站。”

“最后一站?”秦光不解道。

“是啊,你知道,由于绕着银心旋转,太阳系距离其他恒星系的相对位置时刻发生改变,而星体与星体的位置同样会随着时间与季节发生变化。

在芬苑天体带之外,再没有一个如此完美的球面能让人类的航天器无论从哪个方向发射,都能轻易接收到来自定位站的信号。”

“您的意思,就是飞出了芬苑天体带,人类的定位站就只能采用近似线性的定位吗?像一缕一缕的太阳光一样?”秦光悟性极高地问道。

“那也是很难的,在这茫茫宇宙中,想寻找近似排成一路的稳定天体本就困难,如果计划中探索星系的路上没有天体呢?

人类还不能为飞往芬苑天体带之外的飞行器铺设一条坚固的路,只能构筑出一个个时隐时现的浮桥,在恰当的契机,让那些飞向更远处的探索者啊,能够看到灯塔上发射的光。

何况,那些天空中的星星,在这宇宙中本就是脆弱的存在啊。我们在高原上用肉眼看见的光,都是浮桥彼端的影像。

而更多的,是隐藏在天幕中的暗星,一不留神就会被汹涌的狂潮吞噬。就连相对稳定的芬苑天体带,也难以幸免。”

“六百九十七,这是教材上的数字吧?”秦光问道。

“我看看……”姚静慢悠悠地将书翻到最后一页,“五年前修订的,怪不得,加上编审的进度,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六百八十八座,这是……我去年听到的数字。现在呢,少个一两座,怕也是不足为奇吧。”

“那最远的呢?”方琳像是为了打断秦光的知识反邹,将话题扯开。

“最远的,当然就是最近返回蓝星的人类英雄们成功构建的露比达定位站啊。但这是一项漫长的动作。距离人类收到定位站构筑完成的消息至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他们的领队,我想,你们前几天在卢万宁第一广场见过了。”

“可他看起来还是那么年轻。”方琳有些羡慕。

“范礼,是啊,他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冬眠呢。如果按实际时间来算,已经是个古人了。”

“那姚老师……”秦光再次问道,“我想知道,只算上来回时间吧,人类在那么远的地方,花了几代人的努力,构建那么一个孤零零的站点,是发现了什么吗?

我想,就算是深瞳,能稍微清晰观测到的恒星系,也不算太远吧?”

“是啊,澜沧座β,那是它的名字。”姚静转头望着窗外天边不散的阴云,缓缓说道。

姚静对着窗子发了一会儿呆,让教室恢复了寂静。

“那我们继续讲课吧!”她抱歉地笑笑,“说到哪儿了?”

“澜沧座β。”秦光提示道。

“是吗,澜沧座β,这似乎不是课本里的内容,你们想知道吗?”

在以往,这帮好学的孩子们一定会大声附和。但在现在各自相互掩藏的情绪中,场面有些尴尬。

“能讲讲吗,姚老师。”方琳问道。

“也没什么好说的。你们知道深瞳吧,在它研发之前,我们已经通过旧式的望远镜发现了澜沧座β,并认为,那上面存在着生命出现的条件。

其实反过来说,深瞳的研发,或多或少是受到了对澜沧座β的观测任务的影响。它和露比达信号站的建立可以说是……同步进行的工程。”

“一百多年前,人类已经开始计划对其进行观测和探索了吗?”秦光感到有些惊奇,这个宏伟的计划,竟能追溯到自己出生以前的祖祖辈辈。

蓝星人寿命虽然很长,但相较记录中的祖先,不过是从二十到三十年为一代,延长至五十年为一代。四世同堂,在当今社会,也是一种奢望。

“这些书里都写着吧,你们看看就好。”姚静宽容地笑了笑,“当然,深瞳的研发计划,是这二十年来的事。人类的目光终究比行动……还是要早些的。”

“那我们通过深瞳看到了吗?澜沧座β的地貌……”方琳问道。

“你们可以打开终端看看,不要紧的。新闻上已经报导了深瞳的最新观测结果。和一百年前我们粗略观察和推测的一样,那是一颗年轻的太阳,它的一颗行星表面很可能完全被液态水占据了。当然,这需要露比达信号站的进一步观测。”

“是海吗?这是不是意味着,它上面真的可能存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