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解锁系统,农家瘦马变身天花板 > 第171章 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1章 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时间飞逝,礼部终于讨论出了皇帝登基的规章制度,李烨璋最终敲定,免了百官朝贺,命礼官书写李家往上四代的皇祖考妣神位。

在新年到来之际,正月初始,李烨璋开始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登基大典。

当天清晨,李烨璋带领百官前往应天府——现称京师的南郊。

祭坛上,李烨璋身穿衮冕,迎神于祭坛,将玉帛、三牲等置于积柴上焚之,带领百官虔诚以对天帝,尊神敬鬼,祭祀天地。

接着,由福作之人献上琼浆,李烨璋饮之,有礼官赞读祝文,称颂皇帝建国的艰辛,昭告天下,李烨璋即位皇帝,定天下之号为李明,建元宏武,李明王朝正式开始。

众人恭敬送神往东方而去。

这时,原本连日来阴霾雨雪没有间断的京师,竟然云雾渐散,日光皎然,天宇清明。

坛下百官皆震惊欣然,在左相国宣国公王继兴的带领下,齐齐下跪称道:“宏武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烨璋满脸红光,牵着自己的长子李彪,身后跟着礼官奉神主牌位,前往太庙追尊皇祖考妣。

做完这些,左相国王继兴又率领文武百官上前表贺,称颂皇帝圣明。

群臣朝贺完毕,左相国王继兴宣读册立皇后郭氏,和皇太子李彪的诏书,追封皇族伯叔兄侄为王爵,并以王继兴、康文为左右丞相,诸位功臣加官进爵。

姚三三站在下首,听见自己的名字,并且被李烨璋除去禁军统领的职位,授予六安侯,加封太子太保,大为惊讶。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姚三三以为自己最多就是伯爵罢了,没想到以自己的家乡“六安”封为了六安侯,还加封太子太保,虽然皇帝没有给世券,也就是说姚三三的“六安侯”并不能传给后代,只有爵号和俸禄,没有封地,但这也算得上是女子的最高荣耀了。

没看见场中众人都朝着她投来艳羡的目光吗?

此事告一段落,皆大欢喜,众人随皇帝一同回到城内。

......

石坡镇。

日头西陲,王五正在灶房忙碌着今日的晚餐。

“唳!”一声尖锐的鹤啼在院子中响起。

袁珍打开房门,身边跟着慵懒的银玉,一齐看向院子。

“师父,千纸鹤又来了!”袁珍大叫着,小步疾走,将院中的千纸鹤抱起。

王五在灶房中听见外面的吵闹,手中顿了顿,笑笑不说话,知道是三三又来信了,王五没有回应,低头继续做晚餐,只是嘴中哼着的小曲,和急速的刀法,暴露了自己现在的情绪。

王五不在意,有别人在意,邻居听见鹤啼,拿着刀从灶房中走出来,对着院子中的袁珍叫道:“嘿,这大白鹅越来越肥了,哪天杀了给大家加餐吧!哈哈哈哈!”

袁珍对着邻居讨厌地“哼”一声,快步回到正屋。

缓和的气流让站在地上的千纸鹤抖三抖,嗓子中吐出一口浊气。

赶紧关上门将寒流挡在门外,袁珍搓着手,回到炕上,继续自己的功课。

银玉跳上炕,舔舔手爪,眯着眼睛等着开饭。

不一会儿,王五用盘子端着一荤一素一汤,用屁股顶开正屋的门进来,嘴上嘟囔着:“来了来了。”

袁珍急忙收拾桌上课本,下炕去灶房,将两人一猫的饭也盛上来。

“师父用饭。”

王五将饭接过,放在桌上,看了看桌上的三碗饭,对着袁珍笑道:“你忘了还有千纸鹤了吗?”

千纸鹤上前一步:“唳!”好像在说是啊是啊!

袁珍看了眼千纸鹤,面色怔怔,好像才想起来,“师父,我忘了...”

“没事,你先吃吧,我去给它打饭。”

说着,王五阻止了就要下炕的袁珍,自己去灶房打了一碗饭,浇上还剩余的底汤,用筷子搅和软化,放在了千纸鹤的身前。

千纸鹤欢快地大叫一声,像是在说“谢谢”。

王五很满足地看着众人都享受着自己的手艺,也开始填饱肚子,时不时给一人两宠物布菜。

食不言寝不语,温馨的就餐时间过去,众人摸了摸肚子,袁珍主动收拾起了碗筷。

王五没有阻拦,等会还是他洗碗。

......

洗完碗、收拾完灶房的王五回到正屋,教了袁珍一些医术知识,就将袁珍赶回了她的房间,自己则在正屋拿出千纸鹤带来的信件读了起来。

“王五亲启,见信如唔。”

王五失笑,这比以前的信件正式了许多。

“吴王已经即位,天下逐渐安定,陛下在应天府赏赐了我一座比北平府大得多得多的宅院...”

得,里面还是这般诙谐风格,王五还以为这次有什么不一样了呢,王五摇头,嘴角上扬,接着往下看去。

通篇下来,王五看见了姚三三满满的炫耀,虽然每天都有客人上门拜访、求师,但王五也看出了其中隐含的孤独。

最后,还是一样的话语,姚三三想请王五带着袁珍和银玉来应天府,看看外面的世界。

看到这里,王五陷入了思考。

另一边熄了灯的房间中,袁珍站在窗边,在黑暗中看着正屋那边,有亮光映照在地上,师父还没有睡。

这是姚姐姐离开后,第三次写信过来了。

袁珍帮着师父整理房务的时候,看见了信的内容,前面的内容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最后一句,姚姐姐一直在劝师父离开石坡镇。

袁珍的手渐渐紧握,窗外的亮光照出袁珍阴霾的脸色。

这时,正屋处的亮光闪烁,王五端着蜡烛小心地走了出来,袁珍连忙蹲下身子,以免被发现。

王五回到自己的房间,拿出前两次的信件对比着看了起来。

这字倒是很有长进,难道是在家里太无聊,练起字来了吗?王五想像着姚三三练字的场景就好笑,摩挲着纸张,上面的褶皱都被抚平了。

王五放下信件,拿出文房四宝,思索着写起回信,前面都是一些嘘寒问暖的文字,但最后一句却是“我在这里很好。”也就是婉拒了姚三三请他去应天府的提议。

将写好的信件放在千纸鹤身上,王五走到院中放飞千纸鹤。

远在天边等着回信的姚三三注定等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