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光的点点碎片随着王疑的思绪飘远,来到了东郡大地,满地的枯叶象征着深秋的来临,

已经三十岁的王疑跟随着讨伐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地开往东郡,与王疑一起随军的,还有二哥王立,四弟王丰,以及他们的从兄王邑,兄弟几人沉默不语,表情凝重,因为他们遇到了挑战他们王家,亦或者说挑战王莽的第一个硬茬,就在出发前,

长安城王家大堂内

贵为摄政皇的王莽,王巨君,双目紧闭,端坐在王家家主的主位之上,神情严肃,不怒自威,脸上些许的皱纹,却不显沧桑,虽着一身素衣,也无法掩饰这位年过半百之人,半生的荣耀与辉煌,

堂下左侧跪坐着,当世大儒孔光,太保王舜,少傅甄丰,国师刘歆,车骑都尉甄邯,

堂下右侧跪坐着,王莽诸兄弟,王邑,王立,王疑,王丰,王林,皆身披金色甲胄,腰悬玉坠配剑,

身后众将,文臣林立,整个大汉朝堂都在王家大堂之中,

有人沉默不语,有人交头接耳,

随着王莽眼睛的慢慢睁开,众人安静下来,身为主人家的王莽并未给众人看茶,只是在自己的桌案上点了燃香,青烟袅袅,

“众位可商量出对策了?”,王莽口中平静的话语却像重石一样压在众人心上,

王莽扫视众人,无人敢与王莽对视,都低下了头,视线落在了自己的从弟,王邑身上,这个自己颇为信赖之人,

光禄勋成都侯王邑此刻手按佩剑,眉头微皱,似在思考些什么,

“邑,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大司空王邑起身,行抱拳躬身之礼,王莽摆了摆手,

“无须多礼,坐下即可!”

王邑这才坐下,将心中忧虑娓娓道来,

“臣弟在忧虑,自安众侯刘崇发难到现在的东郡郡守翟义起兵,这些跳梁小丑频频寻死,是否是因为摄皇帝您,太过仁慈,此次出兵务必要做到震慑海内,给天下人一个警醒!”

王莽心中甚是欣慰,关键时候还是自家兄弟为自己考虑,

“邑,所言甚是,此前是孤家过于仁慈了”,王莽稍作停顿,继续询问,

“那依你所见,此次当如何?”

王邑将心中考量已久的方案,托盘而出,

“臣弟认为,此次翟义起兵有十万之众,然各地响应者更多,光三辅二十三县就有十余万人起而响应,这些响应者不足为虑,臣弟建议应立即派匡弟率领关东甲卒前往镇压,臣弟则率兵五万前往讨伐翟义!”

“五万?”,身后站着的武将,文官们都诧异出了声,

“是的!五万!邑此次若不平翟义,愿提头来见!”

在一旁沉默半天的国师刘歆,打断了企图立军令状的王邑,朝着王莽和王邑禀手,

“成都候神勇,军中已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现在事关紧急,容不得半点闪失,还请摄皇帝加派人手,以助成都候凯旋!”

王莽听完自己好朋友的话,点了点头,于是吩咐着一旁站立的武将,

“予,摄皇帝王莽!现拜轻车将军成武侯孙健为奋武将军、光禄勋成都侯王邑为虎牙将军、明义侯王骏为强弩将军、春王城门校尉王况为震威将军、宗伯忠孝侯刘宏为奋卫将军、中少府建威侯王昌为中坚将军、中郎将震羌侯窦况为奋威将军,命关西人为校尉军吏,带领关东甲卒,发快马命令击翟义!”

堂下七人单膝跪地,朝着王莽抱拳禀手,

“喏!”,王邑还想多说什么,见王莽已经下旨,只好不再言语,

王莽接着吩咐道,

“用太仆武让为积弩将军屯函谷关,将作大匠蒙乡侯硕并为横碪将军屯武关,羲和红林侯刘歆为扬武将军屯宛,太保后丞丞阳侯甄邯为大将军屯霸上,常乡侯王恽为车骑将军屯平乐馆,骑都尉王晏为建威将军屯城北,城门校尉赵恢为城门将军,领兵自备!”

又是七人单膝跪地,抱拳禀手,

“喏!”

“二弟,三弟,四弟,你们也随成都候一同出征!”

“王立、王疑、王丰领命!”

当世大儒孔光,乃孔子十四世孙,孔光起身,站在堂下,朝王莽禀手,

“臣,孔光,对摄皇帝您的想法,不敢苟同!”,刚才领命的诸位武将纷纷看向太师孔光,王邑则是对孔光嗤之以鼻,不予理睬,

“哦?”,王莽却是不敢怠慢,至少现在不敢,“太师,请讲!”

“现四海动荡不安,不应再兴战事,臣提议摄皇帝,可带着陛下,前往宗庙,自请降罪,陈明自身,只愿以周公辅佐陛下,昭告天下,到时,我想翟义之事可解!”

不等王莽说话,王邑忍得了,王疑可忍不了,高声问道,

“若依先生所说,靠感化就能让这逆贼臣服?那要我们这些兵将士卒有何用,就地解散好了!”

孔光见王疑如此咄咄逼人,挥袖就坐回位置上,将头侧向一旁,

王莽出声呵斥王疑,

“三弟!休得胡言!”,王疑也只好塌下身子,撅着嘴,眼中更是对孔光的不屑,心里想,这些儒人就会耍嘴皮子,

“太师的意见予自会斟酌,刚才所吩咐的事宜,众卿即刻施行,不得有误!”

“喏!”,所有人朝着王莽行躬身之礼,便依次退下了,

王莽叫住了自家兄弟几人,待外人都退出去后,王莽一改刚才的威严,变得和善起来,从蒲团上起身,踱步走到兄弟面前,握住了从弟王邑的手,

“你我兄弟几人,为兄就不说那么多了,还希望各位弟弟帮助兄长渡过此次难关,也是帮助我王家!”

王邑是受宠若惊,匆忙跪拜,

“臣弟一定不负摄皇帝所托!”,王莽扶起王邑,阻止了他的下跪,王莽握着王邑的手,其余兄弟也上前搭在上面,兄弟八人齐声喊道,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兄友弟恭,王家一致对外,没有利益冲突,这可能也是王莽成功的关键。

公元七年八月,东郡郡守府,

东郡郡守翟义与自己的都尉刘宇、严乡侯刘信、刘信的弟弟武平侯刘璜,四人正共处一室,密谋着什么,

翟义一脸忧愁,两条眉毛都快拧到一起了,

“我等现在起事,还差一员有勇有谋的大将,诸公可有推荐人选?”

刘信左思右想,犹犹豫豫地说,

“我有一人可当此重任,但是此人现并不在我城中!”

刘信的弟弟刘璜白了自己哥哥一眼,心想不在城中,大哥你说啥子,

翟义却是像抓到救命稻草一般,

“何人?信候请说!”

“孙庆!”

翟义大吃一惊,目瞪口呆,

“你说的可是,东郡王孙庆?”

“正是!”

翟义在确认后,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长叹一口气,

“东郡王孙庆,确实有勇有谋,又熟读兵法,但此时却被陛下传召在长安,无法与我等共事啊!”

这时,翟义的都尉,刘宇眼睛微眯,想到一个办法,

“我最近手上有个案子,跟东郡王有些关联,我们可以借着问话的缘由,押解东郡王回到东郡,与我等共谋大事!”

翟义听完是眼前一亮,手搭在刘宇的肩膀上,欣喜若狂,

“此计甚妙!”

于是待东郡王孙庆回到东郡后,翟义挑选精兵强将,首揭反王莽大旗,

公元七年九月,翟义等人在东郡拥立立东平王刘云之子严乡侯刘信为天子,自己任大司马柱天大将军,东平王教师苏隆为丞相,中尉皋丹为御史大夫,起兵反莽,

翟义命人传檄声讨王莽书于各州郡,严厉声讨,

“昔日莽贼毒杀汉平帝、骗取摄政尊号、挟天子以令诸侯、蓄谋汉家天下,十恶不赦!

而今公告天下今汉皇刘信已立,号召天下吏民共扶汉室,齐心协力铲除王莽等窃国大盗”,讨莽檄文一经发出,郡国都为之震动,全国反莽情绪激昂,长安周围也出现了响应的部队。

王邑带队东出长安,直奔东郡,讨伐翟义,全军一路急行军,为了将檄文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在到达东郡的前一夜,王邑命大军原地扎下营寨,埋锅造饭,铡草喂马,立营门,栽大杆,扯纛旗,点名过卯,发放军情,诸事已毕,王邑命人擂鼓升帐,众将云集大帐,王邑指着东郡的舆图,吩咐所有人,

“奋武将军孙健、强弩将军王骏、震威将军王况你们三人一路,从此地北绕濮阳下陈留;奋卫将军刘宏、中坚将军王昌、奋威将军窦况你们三人引一路南绕长社上陈留;我与王立、王疑、王丰继续东进陈留,我等务必将翟义,刘信之徒围困绞杀在陈留!”

众将领命,兵分三路共同夹击陈留,翟义还未反应过来,王邑先至陈留,一众兵将陈列两军阵前,王邑怀抱令旗令箭,压住全军大队,

王疑向王邑请命,

“弟王疑请战!”

王邑看陈留已经在自己的囊中,就答应了王疑的请求,

“准了!”

王疑领命纵马就出了新营,胯下一匹银鬃马,掌中一杆钩镂古月象鼻子大刀,三十岁的王疑还是冲劲十足的,单骑来到陈留城下高声喊嚷,

“呔!我乃大新摄皇帝之弟,王疑,哪个出来受死!”,城中无人应答,

王疑就接着骂,专挑难听的骂,专挑十八代祖宗侮辱,破口大骂翟义与刘信、刘璜兄弟,城楼上的士兵来到刘信的临时行宫,将王疑在阵前叫骂的事情禀报给了大司马翟义,翟义还没说话,血气方刚的刘璜就站起身来,朝着天子刘信,大司马翟义抱拳禀手,

“末将愿往!去会一会这王疑,搓搓新军锐气!”

刘信一脸担忧,侧头看向坐在蒲团上的翟义,翟义觉得可以试探下王邑的虚实,就点了点头,

“将军当小心为上,若有不测,当立即逃走!”

刘璜一听这话不乐意了,什么叫逃走,你就这么确定我打不过他么,嘴上却是答应翟义,

“属下遵命!”,禀手就退了下去,

刘璜点齐人马,拢缰丝认镫搬鞍上马,催马就出了城门,也不跟王疑通报性命,提刀就像王疑杀去,

王疑这边瞧着吊桥落下了,还想看看出来个谁,刘璜的刀就来到眼前了,吓得王疑一身冷汗,急忙提刀就挡,二人二马盘桓冲杀一气,王疑还不知道这就是他骂了半天的刘璜,王疑这刀一挡上刘璜的刀,就知道刘璜不简单,不敢托大,王疑就使出浑身解数与刘璜斗在一起,二人打了三十个回合,仍不分胜负,王疑眼看自己离吊桥太近了,就算能杀得了对面这个人,也进不去城里,

王疑想到这,这把刀就往出一磕,催马就往自己阵营的方向跑去,刘璜定睛一看,心里暗骂,你小子真坏啊,骂完人就想跑是吧!老子追!刘璜催马就追,

王疑拖着刀在前面跑,跑着跑着看距离差不多了,一记拖马刀加上回头望月,扭头就像身后紧追不舍的刘璜劈去,刘璜看到王疑拖刀了,就防着王疑这一手,横刀就挡,王疑不曾想自己的招式又被眼前这个人攻破了,心中是大惊,刘璜接着大刀磨盘式就向王疑的脖梗砍去,幸好王疑及时抽回刀,来了个背刀望月,挡住了刘璜的刀,头发丝被削掉不少,王疑继续催马向阵中跑去,

王立、王丰看自家兄弟这般狼狈,正欲出手,王邑将怀中的令旗令箭交于二人,催马就出了阵营,王邑在一旁观看的也是技痒难耐,掌中双股剑就奔着刘璜而去,挡住刘璜的追击,换下王疑,

王疑回到阵中,头上是汗如雨下,内衬衣早都湿透了,浑身是汗,遍体生津,一贯冲劲十足的王疑这回是栽了大跟头,差点命都没了,

王邑拦住刘璜,大声喝到,

“呔!来将可留姓名!”

“汉皇帝刘信之弟,刘璜是也!”,

王疑这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刘璜,那个曾拜刀王李书文为师的刘璜!

王疑心中暗叹,刘璜拜在李书文手下不过三载,就已经成如此气候,可见身为江东五杰之一的李书文,一身刀法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