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龙山明月刀 > 第116章 流民变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一十六章 流民起葛荣攻邺城,平民变玉昌战河北

玉昌与元渊两帅联合西北诸部平灭了六镇叛乱。当时正值六月,洛阳已进入酷暑季节。于是莫尔坦便邀玉昌、玉龙、玉涵等众学友到草原度假。那时正是草原最美的季节。玉昌与元渊商议,自己去草原修养些时日,元渊满口应允。就六镇降兵安置和关中流寇,两人商议由元渊会同元融、元琛,把这部降兵安置到河北定、瀛、冀三州,派宇文护仍去关陇地区平流寇叛乱。两人议定之后,玉昌夫妇和玉龙带程金、全旺和马旺北上草原,来到莫尔的王庭乌台游玩。

听说游玩度假,全旺就高兴。他最喜欢旅游,每年公休他都要找个名山大川游逛一番。这次来草原,他主要是想研究一下玉猪龙。玉猪龙与猪龙大仙的关系,戴上玉猪龙能不能真的长生不老。玉涵、玉龙主要是想和宛露来聊聊。那时宛露也生了两女一子,大女儿莫尔江南嫁给了玉田,莫尔已正式封她为幽云公主,封二女儿莫尔涵为呼伦公主,封伯阳为驸马,而十三岁的太子也已经确立。宛露与莫尔坦在一起,感到很满足。

莫尔坦这个人讲仁义讲诚信,讲公平公正,所以王庭上下都服他。起初,有很多反对莫尔的势力,一度想逼父王废了莫尔坦的王位。因为他处理事情总是先考虑外族的利益,总是考虑牧民和平民的利益,对财产从来不热心。每次出行仅带两名随从和保镖。正是因为总考虑了外族的利益,各部落都愿意和他交流,牧民们也拥戴他。他成了草原的主心骨,宛露介绍莫尔,眼里充满了敬佩和幸福的目光。

莫尔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感情专一,他从不把时间和财富用在女人身上。他说柔然地处边疆高寒地区,牧民生存不容易,我花天酒地百姓负担就重,所以他特别怕自己因女人而受损失,不管在名誉上还是在财产上,天下这样的男人真不好找。普天之下,哪个王公贵族不是三妻四妾,丫鬟成群,他们对女人的追求永远都没有满足,在莫尔坦王爷看来,你人除去特别漂亮和极丑陋的外,在身段气质、技术功能上都没有什么区别,汉族皇帝美女充斥后宫,经常侍奉同床的也就几个嫔妃而已,草原游牧部落,因为经常长途迁徙,所以在婚姻上没有多少奢望,释放和交换能量,延续后代的职责完成后,男女交往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修炼和无为没什么区别。尤其对我们年过半百的人,玉涵姐你们这次来,就多住些日子。从七月到八月,让你们一个月体验到春夏秋冬的变换,胡天八月即飞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草原美景一个月看完,让全旺高兴不已。

“宛露,轩辕台在什么地方,我想去看看,你们看见过玉猪龙吗,玉猪龙是石器还是玉器?”全旺开始研究了,时刻不忘他的玉器。

“全旺,你老问些古怪的问题。来草原我们要吃烤全羊,骑马射箭。”马旺更倾向吃,他是时刻不忘与马打交道。

“我们整天骑马射箭,你还想骑?”两个人激烈的争论起来。“在这里骑和在战场上骑感觉能一样吗?”

“宛露这几天都安排我们去哪”

“我们从北向南,由东往西转,先去呼伦贝尔湖,然后是查海,牛河梁,接着是去赤峰克什克腾,那里有红山文化,传说是黄帝最早建造村落的地方。然后就是去锡林格勒,呼和浩特,包头河套,二连浩特,全部游完了怎么也得一个月吧。”宛露完全成了草原通了。

“那我们就在这玩一个月,好不容易出来一次,没去的都去了。”全旺对玩从来没意见。

“谁带我们玩啊,有美女当导游吗。”玉昌赶紧替全旺问了。

“让莫尔涵芳吧,她是我们家老二,18岁了,草原长大是草原最好的导游。”

“宛露你真幸福。”玉涵道。

“幸福不幸福,得看你嫁了什么样的男人,嫁到什么样的家庭,嫁到莫尔家里我最幸福。”宛露很自豪。

“天下最幸福的夫妻就是莫尔坦和宛露了,他们是草原与江南水乡最完美的结合。”玉昌从心里祝福莫尔王爷和宛露。

“如果玉龙娶了格音也是。”全旺刚说出口,自觉失言了,吐了一下舌头。

“你瞎说,玉龙哥应该娶褥娲,当驸马。”长孙又说。

“你们都说错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爱的人,可能一生都走不到一起,但他爱过,就满足了。”玉龙不想让大家围绕自己的感情痛点说话。

“我最羡慕的就是莫尔和宛露,他们与世无争,实现了自己的爱情,坚守着爱情,爱的纯粹,爱的永久,真正是天涯海角,地老天荒。”玉涵道。

“世间很多的人,忙忙碌碌的都在争,财富、女人、地位、权利,争得连生命都不要了,为了得到这些夺走他人的生命,太残酷了,我说每个人都应该到草原来,学学莫尔。”玉龙道。

“这只是一种理想罢了,宛露,莫尔坦没有一点缺点吗?”长孙不相信莫尔那样完美。

“有,他管得太多了,有时牧人家里的羊丢了,他都会帮着给找回来,这不是王爷应该做的事情。”宛露道。

“不,莫尔做得对。这也正是我们学习的。”玉昌道。

“从莫尔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伟大,爱情的伟大,正如辽阔的草原和天空。”玉涵也道。

“这么广阔的草原,我们尽情享受吧。”长孙也放开了自己。

一群人在草原上跑啊,闹啊,骑马、射箭、打滚、摔跤。从呼伦贝尔到呼和浩特,玩了个遍,想回来,莫尔说,等开完了那达慕大会吧。然而风雨飘摇中的大魏哪容他们在草原游玩啊。

就在那达慕开会两天前,元渊元帅来信调玉昌玉龙火速进关,河北流民发生暴乱,抢夺库府,杀豪强斩官吏,现愈演愈烈,甚至超过了六镇叛乱。

对河北的流民之乱,玉昌早有预感。早在献文末期他去招抚淮北四州,那时河南、河北流民潮就四处游荡。这些人闲散惯了,不事农商,讨要偷抢,时常作乱。当地州官多是将他们赶出地界了事。这次把六镇降兵就近安置河北,降兵成了流民,流民成了气候起来反抗,比单纯的六镇兵乱还难控制,所以王爷之召,不得不去。玉涵本不愿意玉昌再南下,他想从草原回龙山去,可玉昌是国家的人,他时刻以国家为重,只要朝廷征召,他万死不辞,想拦也拦不住。于是,众人随了玉昌玉龙返回平城。

进了平城,玉昌玉龙长孙立即去见元帅,元渊听说玉昌回来,赶紧到府外相迎,将众人迎进王府,简单介绍了形势。事情起因很简单,有一个降兵叫杜洛周,被安置在上谷郡,上谷土地贫瘠,分给他三十亩土地,他无心耕种,想到州衙寻个差事,与一个捕快发生口角,遂杀了捕快聚众滋事。当时应者百人,冲进州衙杀了州官,民变骤起。河北葛荣也在定州造反。现在两股叛民已聚了二十万众。所攻州县已占据了十二州。这葛荣心狠手辣,不仅杀州县官吏凶狠无度,而且党同伐异也是残忍无比,他不仅杀了与他一起起事的鲜于修礼和元鸿业,还杀了杜洛周。如今河北流民俱归葛荣,他也谮号称真王。

“王爷,当下最要紧的是我们做什么。”

“现在葛荣正在率二十万人南下,进攻邺城。邺乃我朝陪都,大量王室住在邺城,一旦邺城被葛荣攻入城内,王室恐很难保全。玉昌、玉龙,你们火速南下击破叛军,解邺城之危。”

“现在我军兵力如何,如何进军”

“我这里可用人马五万,分你三万。你可南下与元琛、元融两王爷汇合。他们那里有兵不下五万,平州姜王爷那里,你也可以从他那调动些人马。”

“王爷,我先带两万人马南下,你带三万人马坐镇平城。保住边疆局势。”“如此甚好”众人又研究了退敌之策,用过晚饭平叛敌情分析会方结束。

出了王府,全旺、马旺都埋怨道:“让我们去平葛荣二十万大军,却只给了三万人马,而你还少要了一万。两万人马能破二十万人马,我看你是不要命了。”

“全旺休得胡言,我们当下应沿途招募部分,再向各州调用部分,必须建立一支平叛队伍。”玉昌理解属下的心情,但更理解元渊的处境,知道国家的艰难,遂与玉龙商议。“玉龙,我想这样。让长孙和玉涵去平州找姜王爷,从他那里能调多少调多少,补拙在平州任知府,让他清库招兵,能招多少招多少,一并编入姜王爷帐下,随我们调用。我俩南下与元琛元融王爷会合,集中兵力攻下几个州县,兵源就有了。只要有一个巩固的地区,不愁葛荣不破。”

“我赞成这个办法,明天我们分头行动。”玉龙言道。

玉涵听说又要与玉昌分开,老大不愿意。这次出征,不知为什么玉昌老是把自己与他分开。而自己又不想与他分开,只要不和玉昌在一起,她就有一种无名的恐惧。于是,她私下问玉昌:“我不想和你分开,让长孙一个人去平州。”

“你和姜王爷关系最好,补拙和你也最亲,只有你去姜王爷那里调兵我才最放心。”

“可不和你在一起,我又不放心你。我怕你一个人遭人暗算陷害,打仗冲锋,没人是你的对手,这我知道,但是如今朝纲混乱,奸臣当道,想害你的人太多了。”玉涵直接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放心吧,我们在外讨伐叛乱,国家正是用人之际,都城内争权再厉害,也争不到军队来。大敌当前,都以御敌为主,不会有人在这时候害我的。”

“你千万小心,遇事多和玉龙商量。”

“你也早去早回,盼你早日带兵杀回来。我的美女大英雄。”为了放松玉涵的心情,在外人面前,玉昌故意说了一句俏皮话。

两人就此分手,玉昌去定州,玉涵去平州。

此时,葛荣正领着他从定、瀛、安、殷、幽、燕等十二州聚集的二十万大军南下直指邺城,妄图攻下邺城后南攻洛阳。玉昌到了定州,州城早被叛军占了,他和玉龙只好临时在安国驻扎,元融和元琛二王派出十万人马北上迎击葛荣。虽然魏军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战斗力大大超过流民,葛荣二十万也是散漫的各部联合,加之他刚愎自用,心狠多疑,所以各部与他也是貌合神离。

为了平定葛荣,玉龙制定了拽牛尾巴击牛头的方案。以 玉昌南下军队捆住葛荣后续部队,把葛荣南下邺城部署拽回来。然后由北上二王大军在博野附近埋伏,给葛荣先头部队当头一棒,将葛荣打蒙。

玉昌同意玉龙的方案,遂将方案报给了两位王爷。两王爷对玉昌提出的方案置之不理,一味令先锋常泰孤军深入,而其所将大军仍徘徊于清河冀州地带。葛荣见常泰孤军北上,玉昌率军从北来攻,便令其叔父葛平和手下曹纥合击常泰。在白牛逻城围住常泰,玉昌玉龙速从安国南下。但在博野北部被曹纥部拦截,无法南进。玉昌见情势太急派玉龙速南下会元融元琛,告二王勿北来,而二王不听,非要解常泰之围。魏军靠近白牛逻,被葛荣二十万大军分割包围,葛荣率军先攻白牛逻,玉昌从安国增援常泰,从白牛逻迂回杀入,救出常泰,而葛荣大军却将元融后援官军团团围住了。元融元琛两王殒命,白牛逻魏军大败,玉昌玉龙引常泰转战蓟州,等待玉涵搬兵回来,再合兵南下攻击葛荣。因为两王不听玉昌之言,不仅兵败身亡,而且玉龙的牛头牛尾破敌方案也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