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少年歌行:我逼皇兄入天启 > 第124章 逐月枪者-朝堂之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章 逐月枪者-朝堂之道

话落刚落,众人回头望去,就见一个鹤发童颜、白须白眉的老者带着一些人朝他们走来。

他身形高大挺拔,气度雍容,身穿黄色蟒纹锦衣目光锐利如鹰隼,身材魁梧有力,拥有着一副不怒自威之势。

瑾宣公公眉头一皱,大喝道:“保护皇上!”

顿时,上百名羽林军迅速将明德帝团团围住,持枪虎视眈眈的盯着来人。

老人神态威严地扫视了众人一圈,最后将目光定格在瑾宣公公身上,冷哼一声:“哼!装腔作势!”

“你!”

瑾宣公公怒瞪老人,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老人没理会他,径直来到明德帝面前单膝跪下,恭敬地道:“前工部尚书—胡天,参见陛下!”

前工部尚书胡天这个名头也许没怎么听说过,但他还有一个身份,胡氏一族现任族长胡富贵的父亲,当今皇后的爷爷。

胡天?

瑾仙公公瞪大眼睛,这老家伙还没死?

胡氏一族能发展到今天,有一半原因是因为胡妃的缘故,而另一半原因则是眼前这名老人。

一位成名已久的逍遥天境高手,当年凭借一己之力,让胡氏一族跻身为天启顶尖世家,最后更是靠嫁女儿得道升天。

整个胡氏一族顷刻间成为天启第一世家,成为了无人敢招惹的存在。

因其会特殊的勘察开采手段,源源不断为整个北离提供一切武器原料,就连明德帝也不得不恭敬的在胡氏一族族长面前,低调的喊一声:“国丈。”

这并不是瑾仙在意的,当年此老人凭借家传枪法,一枪击退魔教三位逍遥天境初期的长老,而那时的胡天,只不过刚踏入逍遥天境不久。

明德帝赶紧推开身边的士兵,将老人扶起:“老国丈,你这可是折煞孤了。”

胡错杨哭着喊道:“爷爷!”

胡天熟视无睹,面对明德帝的搀扶也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而是沉声道:“老臣此次前来,只为一件事情,还请陛下准许!”

“大胆胡天!今日乃是处决逍遥王的日子,你这是在威胁父皇还是另有所图?”萧羽站出来指着老人怒色道:“你莫要仗着自己的身份倚老卖老不成?敢质疑父皇的决定,那就等于质疑整个朝廷,难道你想抗旨不遵吗?”

听了萧羽的话,老人脸上露出一抹讥笑,不屑道:“哪来的一个小娃娃,老夫什么场面没见过,还怕你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家伙威胁不成?”

听到这话,萧羽顿时怒了,也不管胡天什么身份,开口就骂。

“老东西,你好大的口气,在父皇面前这样说话,你可知道后果是什么?”萧羽厉喝一声。

明德帝微微皱眉,他知道胡天是来干什么的,如果可以,他更希望老人真的能将在儿带走。

“羽儿!掌脸!”他突然呵斥一句:“目无尊长,这便是你赤王府的行事!”

“父皇……儿臣……”萧羽望了望明德帝,拳头不由的在袖口攥紧。

“嗯?”明德帝一个眼神。

萧羽咬牙,当众扇了自己一巴掌,力道之大让他的半张脸瞬间红肿起来。

明德帝的训斥让萧羽心里憋屈至极,狠狠剜了一眼老人后,退到一旁不语起来。

“老国丈,你应该清楚,在儿这次在平清殿杀人,已经触犯众怒,已经不是孤能保住的了。”

残杀朝堂官员,那是重罪,即便是萧氏皇族,轻者砍头,重者流放边疆,永生不得回帝都。

更何况,萧自在身上还背着谋杀他的罪责,前者他尚可压下来,后者已经无力回天了。

“我今日就要带曾孙走,我看谁敢拦我?”胡天冷哼一声。

闻言,一群羽林军立刻持枪围拢过去,一个个面色凝重的盯着他。

“大胆!在天子面前也敢口出狂言,当真不怕连累家人?”

“罪旨已下,今日逍遥王难逃一死,要怪就怪他无视北离律法,残杀朝廷命官,我等也是遵循律法行事,莫要不知好歹,哪怕你是胡氏一族老族长也不行!”

“就是,你这老东西莫要仗着胡氏一族就目空一切,这天子还没发话呢,你就在这耀武扬威,真当自己是什么东西了?”

……

胡天狂妄的话顿时引起了群臣的愤怒,一时间被群起而攻之,成为众矢之的。

其中更是包含四位尚书,萧自在疯狂的行为让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威胁,对于处死萧自在,他们赞同大过不同意。

“胡国丈!您老还是速速离开吧,免得惹祸上身。”户部尚书吴用上前劝阻。

五位尚书中,他是最不愿看到萧自在被处刑的。

在平清殿见到萧自在后,认出了萧自在就是当年小时候去他家蹭吃蹭喝的小皇子后,刚开始他是开心的,可后来他是绝望的。

刺杀皇帝,诛杀大臣。

哪个都是砍头的重罪,明明长的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出手却是惊天地,泣鬼神。

刚开始他也被吓的浑身哆嗦,可后来他发现。

小王爷杀的,其中大部分官员都是手脚不太干净的。

他掌管一国财政,负责北离一切收入支出。

可有一天他在家书房发现,有许多账是对上的,可国库的银两却始终保持缺斤少两的问题。

这种情况他见过太多,已经麻木了。

历代王朝,都不乏出现官员贪污一事,只要君王严查,总能揪出贪赃枉法之人。

历代君王都察觉到手下的大臣手脚不老实,可他们若不是太过分,君王们都十分默契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若有百姓上报,就随随便便敷衍一下,抓几个小虾米出来背黑锅顶罪。

让百姓知道,北离是百姓的北离,只要老实本分的做北离子民,日子会越来越甜的。

反正皇帝也没私底下特意嘱咐他,他也不想得罪那些人,毕竟基数庞大,扎根的太深,他可不想遭那老罪去与那些人掰头。

毕竟,上一个掰头的,坟头草长三尺了。

他一个户部侍郎也不会那么快被提拔为尚书。

像他这种草根上来的人,混迹官场不仅要善于观察,该眼盲时眼盲。

还得会装傻充愣,要不然一家老小指不定哪天就出现在乱葬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