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横扫六国,老太太心里有点儿慌 > 第472章 番外:凤萧(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头发花白的凤萧立在山峦之巅,遥望京城方向,每年的三月他都会上山来,住在茅屋中,笔墨相伴,浊酒清茶。

他从来没有想过回去京城,京城于他来说是伤心地,承载了太多的求而不得。

纵然花甲之年依旧难以忘记那个一身飒爽的邵家嫡长大小姐。

海风带着早就已经习惯了咸味儿,心里酸涩,时间并没有让他平静下来,至少每次想到她的时候,无法做到安之若素,长叹一声:“玉琅啊,四十年了,你现在好吗?”

四十年的光阴荏苒,从少年初见的欢喜,到如今头发花白,唯一不变的住在心里的那个人,永远英姿飒爽又遥不可及。

他从来都不惧怕死亡,如果跟最爱的人只隔着生死的话,他觉得追随而去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只是他还有未了的心愿,为大秦镇守双岛国门,是他对心上人最大的弥补。

如今的太平盛世是她没见到过的,自己多替她看看,大秦是她的母亲打下来的江山,自己替她守国门尽孝,她会高兴吧。

回到草屋中,研墨,提笔,仔仔细细的描画着那一抹倩影,这个屋子里挂满了画,他这么多年都不敢落笔画她的眉眼,怕自己画不出来她的模样。

停笔,坐在草席上煮水烹茶,两只茶盏,如她对坐在面前一般。

四十年来一直如此,在每一年的三月为她祈福,为她画一幅画,陪她一个月,这成为了他生命中最隆重的三月,在草原的一碗面,到大秦的两个岛,凤萧觉得自己跟邵家的缘分很深,深得让他无数次幻想,若当初邵玉琅选择的是自己,是不是就不会有后来的这些事,亦或是得不到的才铭记了一生,但邵家肩负着万里江山的未来,自己也未必是那个能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君。

他钦佩穆晚晴,这种钦佩是无以言表的,能让大秦成为如此盛世,任凭谁都不会相信,这一切竟是从穆晚晴开始,五十几岁登基为帝,别人都传大秦开国之君是真龙在世,但生在帝王家的他知道,一路走来,邵家和穆晚晴有多么的不容易。

幸而,天下太平,盛世繁华,大秦已经具备了万国来朝的实力。

“明年啊,我未必能再来了。”凤萧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玉琅,你如今在哪里?从来都不肯入梦相见,你是真不知道这世上有一个人,用一生在守着你啊?”

山间清风吹动了窗纱,明亮的阳光透过窗纱也温柔起来,温柔的包裹着这位威名远播的东征大将军,他这一生,未婚未娶,孤身一人,人世间走一遭的最大羁绊是早亡人。

情为何物?不曾相伴,未表情意,深藏在内心,这一藏就是一辈子,而他那少得可怜的记忆被反复擦拭,在生命中成了最熠熠生辉的几幅画面。

有船靠岸。

凤御走下商船,他每次路过永安岛都会停下来,拜访凤萧。

副将接了凤御到营盘。

“元帅呢?”凤御问。

副将恭敬的回道:“元帅在玉琅峰上小住,每年三月都会去住一个月。”

凤御是知道这位叔父对长姑母的情根深种的,休息了几日准备登山拜访。

副将本想阻拦,但凤御不是旁人,再者元帅年纪不小了,他们非常惦记,只是规矩在,不敢坏了元帅的规矩。

提着两坛酒上山,凤御远远地看到了茅屋,来到近前的时候恭敬的站在门外,放下酒坛深深一礼:“叔父,凤御乘船路过,来拜访您。”

凤萧从茅屋里走出来,看着凤御,脑海里浮现出凤御和邵宝珠大婚的场景,凤家两代人迎娶过邵家女儿,自己很羡慕凤御,他能跟邵宝珠伉俪情深这许多年,能跟邵宝珠共赴白头之约,好福气啊。

“进屋吧。”凤萧说。

凤御抬眸:“叔父,凤御接您下山,山上风凉。”

凤萧点了点头,凤御是聪明的。

“明日一早再下山。”凤萧说。

“是,侄儿给您带来了故乡的酒。”凤御笑呵呵的说。

叔侄两个人就坐在草屋外面的树下,对酌。

“京城才入春,万物复苏,来的时候京城还在下雪呢。”凤御说:“路过凤鸣山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农人在耕种了。”

凤萧抿了一口酒:“山高路远,你往返奔波可累?”

“秦城到京城,大秦的商路能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不累。”凤御说:“叔父,您要不要也回去京城荣养?”

凤萧挑眉:“荣养?”

“陛下在阳松山建了山庄,老臣都愿意到那边去,风景极好。”凤御说:“侄儿明年六月能回来,带您回京如何?”

凤萧摇了摇头,饮尽杯中酒:“凤御啊,凤家人为大秦镇守边疆挺好的,京城没甚好去的,留在这里反倒心里安宁。”

翌日,凤御陪着凤萧下山,下山的时候凤萧回头看了一眼茅屋,眼里有不舍。

在永安岛上休整了几日,凤御率领商船继续往秦城去,满载货物的商船缓缓地离开,凤萧立在码头目送到看不到船帆了才回去帅帐。

接下来的日子,凤萧写了一封奏折,奏折足足写了两个月才好,从永安和永宁岛的防御到将士们的安排,手底下可镇守的将领等等方面,极其全面。

他没有等凤御回来的时候带回去,而是让副将带着奏折回京。

京城,邵宝玟接到了凤萧的走着,看过之后许久都没有平静下来,这些年来凤萧默不作声,但永安和永宁岛的变化是显着的,安排的百姓都过得富足和安宁,驻扎在岛上的兵士们从不曾懈怠,虽无战事,但若有战,则可战必胜,祖母曾经说过,凤萧有治国之才,只因是情种,为情所困。

“鹤归。”邵宝玟出声。

鹤归应声出现:“陛下。”

“带着圣旨去永安岛见凤萧,朕还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邵宝玟说。

鹤归奉旨而去。

当鹤归来到永安岛的时候,已是又一年的年终岁尾,宣旨之后,鹤归取出来匣子递过去:“凤元帅,这是陛下让鹤归送来的礼物。”

鹤归谢恩后,副将带着鹤归下去歇息。

凤萧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卷画,缓缓打开,目光落在那画中人的眉眼之间,愣怔片刻,忍不住老泪纵横,手指颤抖着抚上那眉眼,良久才说:“陛下,深知臣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