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横扫六国,老太太心里有点儿慌 > 第389章 梅若雪奔赴安化州,田子书做官巡水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9章 梅若雪奔赴安化州,田子书做官巡水路

穆晚晴回到宫中就去了御书房。

奏折先送到尚书省遴选,轻重缓急有专门的标准,符合标准的送到御前,由穆晚晴亲自批阅,不用送到似御书房的奏折由尚书省分没别类的整理好,汇总成一个或几个奏折送到御前,如此能节省时间。

同时,赤、橙、绿和黑色的箱子里所装着的奏折也是用来区分轻重缓急的标识。

再就是御书房的架子上还有针对一年四时的奏折分类,各州各有一栏。

医、学,两个分栏也表明了各州在这两方面的进展情况。

杂项中包括下属各州、各州之下的各府所建立的商会、工会、民联等部门,都记录在册。

也就是说,只要穆晚晴想要知道什么事,直接就可以查阅到资料。

即便如此,穆晚晴除了早朝之外的时间,几乎都在御书房中。

中书省和六部送上来的奏折,就足够她忙到天黑了。

每次在御书房里批阅奏折的时候,穆晚晴身边不准任何人伺候,她可以一边看奏折,一边给自己泡一壶茶,要思考的时候,把棋盘摆上,自己跟自己博弈,也会在舆图上标注出来各种只有她明白的记号。

若是召见六部的时候,那必定是有大事了。

“丞相一职,非曲靖莫属啊。”穆晚晴负手而立的站在舆图前,看着安化州的方向,舰船入海,宝船已有三千艘了,如今的大秦该派人出海去走一走了。

第一趟出海,归期无法定下来,但必定不会很快回来,大秦水师三年可小成,十年可大成,她有了新的目标,虽不能星辰,但有大海,虽未必会万朝来贺,但不怕被任何一个未知的国家盯上。

史书上历历在目,固步自封会落后,落后会挨打,取长补短,求稳发展,大秦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转过身把安化州的奏折都取出来放在御书案上,注意打开。

百姓大迁徙从年初就开始了,安化州的百姓迁出来的最多,说起来跟安化州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靠海为生的人,更希望到内地来,因为日子能过的安稳。

同时,兵部在曲靖离开之前也已经开始调拨将士和家眷们往安化州去,那边是要建一个水师营的。

“安置是个大问题。”穆晚晴看完了安化州的奏折,吩咐外面的近侍去请乔正昌、韩旭和梅若雪过来议事。

御书房里,穆晚晴把安化州的户籍事项跟韩旭说,办学由乔正昌来安排,梅若雪要带着医道门选出来的人,亲自去一趟安化州,那边百姓的病症有地方特点,需要总结经验,成册,以备后来人做参考。

三个人奉命行事。

穆晚晴揉了揉额角,要到秋天了,这一年下来还算风调雨顺,各地并无大灾,水患偶有,但问题不大,幅员辽阔的大秦,水利这一块进展的相对较慢,比较耗费时间。

粮种优化有宝玟,水利工程这一块得子书了。

放下奏折,穆晚晴往小书房来。

说起来大秦后宫也真是别具一格,自己是不习惯跟前人伺候着,非但不能让自己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反倒觉得碍事,耽误自己思考问题。

因为自己的性格,后宫的人就少得可怜,小书房门口并无人在,院子里也安静的只有风声。

内务府那边人也不少,负责皇宫的基本维护,各宫的杂役,丫环婆子这些寻常富贵人家都一堆堆的下人们,宫里反倒没有,这事儿回头还是得跟婉莹商量,可以少用,但是不能没有。

田子书听到动静,过来到门口:“师父,您来了啊。”

穆晚晴点了点头,看了眼田子书的腿:“本来就没好利索,又去天门山折腾了一遭,如今怎么样了?”

“完全好了。”田子书笑着说:“劳您还惦记着,刚刚若雪过来取了几本书就急匆匆的出去了,我还想着去见您呢。”

穆晚晴坐下来,看田子书去倒茶,确实不碍事了,旁边沙盘上插着各色的小旗子,显然田子书在琢磨事呢。

“说说看,你找为师是什么事?”穆晚晴接过来茶盏,抿了一口。

田子书拿过来刚绘制好的河图,放在穆晚晴面前的桌子上:“师父,徒儿想要去治水,河流、沟渠、水车,大秦良田多,但也有许多地方田地虽有,但不尽人意,靠天降雨润泽禾苗,总归是不能尽随人意。”

穆晚晴很佩服田子书,就冲这份河流分布图,足以见得他每走一个地方都会用心记录,唯有如此才能了然于胸。

“北到百阳谷,西到天河谷,南到仪坤州的苍山,再南蛮的邙山,这些地方分布的河流或多或寡,都需要调配才行。”田子书说:“大神山到白渭山,再到安化州的大海边,也需要沿白水河开沟渠,以灌溉良田,若无河流可用,则需要挖井,人能吃饱饭,就能安心过日子了。”

穆晚晴缓缓点头:“看来咱们师徒二人想到一起了,这也是为什么来找你的原因,朝廷免赋税三年,这三年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可只有三年哪里能够,真正能解决问题的点不在于朝廷赋税,而是提高田地的产出。”

“师父,三姑娘为司农,农耕的事最擅长,我想要请三姑娘跟我一道出去各州走一走,回头水利为辅,农耕为主,最快三年可以让大秦多出来更多的良田。”田子书说。

穆晚晴笑了:“子书怕是没注意,何止宝玟啊,宝瑗姐妹几个都盯在农耕这一块了,这样吧,你带着她们出去,我写手谕,可调配当地驻兵和跟衙门沟通,百姓出力,安顿好一处是一处,你也要有个身份才好,钦天监监正之职非你莫属,再封你为天下水路巡查使。”

田子书立刻跪倒:“微臣,田子书遵旨。”

“起来吧。”穆晚晴拉着田子书起身:“切记,这才是你所学本事该用在的地方。”

田子书重重点头:“师父,徒儿这一趟天门山之行,明白了很多道理,以后不会再钻牛角尖了。”

“如此就好,我派人叫姑娘们回来一趟,这次出门必定要提前都规划好了才行。”穆晚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