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横扫六国,老太太心里有点儿慌 > 第333章 穆晚晴定方针,小人总蝇营狗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3章 穆晚晴定方针,小人总蝇营狗苟

穆晚晴可不是说说而已,绕过御书案两手抱拳深深一躬。

这下,宁守义等人哪里肯受?哐当一声,四武将都跪下了:“吾皇,万万不可啊。”

“朕不想大秦的将军们误会,并非是为了收回兵权,也绝非怕诸君功高震主,朕不敢自诩明君,但绝不是昏庸无道之辈,可今日,朕要用诸位将军的兵马往大神山剿灭铁骊,东征越国,建大秦水师,而诸君是朕可交付后背的良将忠臣,四夷太平,大秦安,四夷乱,大秦乱,诸君任重而道远啊。”

宁守义几个人叩首在地:“请陛下落座。”

穆晚晴伸出手挨个把他们扶起来,说道:“大秦的路才开始,你们凭一腔忠肝义胆追随邵家到今日,往后还请诸君佑大秦安宁啊。”

“陛下,我等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赵启年说:“治理一方,文武双治才能真正稳定下来,请陛下择文臣与微臣同往。”

这也是宁守义和韩凤玉的心思,皇上说的恳切明白,他们哪里还会多想?

再者,君臣一路走到今日,他们对皇上这个人的钦佩远远高于她的身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是明君贤主?为这样的君,为这样的大秦,做什么不行?做什么都行!

穆晚晴请四位将军同来也是另有深意,因雷弘毅也是四夷将军之一,以后也必定为大秦镇守一方,阴谋多如牛毛,阳谋才是王道,君臣两不相疑,那就把事都摆在明面上,把话都说在明处。

大秦必定幅员辽阔,治理一地和治理整个大秦的章程是统一步调的,唯有如此才能让天下安稳,自古来不患寡,患不均的道理,穆晚晴非常清楚。

相较于别处,青齐州是最容易成为榜样的地方,因建国在此地,文臣在此地,只需要稍作调整便能直接成管理班底,而这些可以成为绅宁州和云丰州效仿的榜样。

穆晚晴把所有的想法和盘托出,四将军也完全领会了皇上的意思,君臣不疑,又多了一重互相依托和信任。

赵启年还有一项特别的任务,那就是迁都。

建都在原岐国京都,这是整个大秦舆图上最中心的位置。

御书房出来后,四位将军都意气风发,雷弘毅暂为征讨大元帅,二月开拔往大神山与凤萧的东征军汇合,灭铁骊,震慑越国,若托国为臣,平稳过渡是最好,若不能,兴兵而至,越国只能成为大秦的安化州,没有第二种可能性。

赵启年率领亲兵十五万往青齐州,护朝廷各部官员入京,建青齐州各府、县、乡到村,为青齐州准备的文臣已在曲靖的带领下,等待知州赵启年的到来了。

绅宁州,宁守义率领亲兵十五万前往,文臣随后会到,等文臣到了绅宁州后再开始建各府、县、乡和村,因为铁骊百姓多聚在青齐州躲避战祸,所以在宁守义离开之前得知,陛下有百姓大迁徙的设想,他先行一步,修路建村,为大迁徙做准备。

云丰州,韩凤玉亦是如此,百姓都为秦民,但教化百姓绝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真正让他们安居乐业,才会因为太平盛世而安心过日子。

秦皇以如此迅疾的速度安顿好各地,这也让远在越国的越武帝寝食难安。

身为国君,谁愿意做亡国之君呢?

他送质子去大秦,结果秦皇一个没留,非但没留还带来了能工巧匠,三儿子还成了秦皇的学生,这软刀子让越武帝都上不来气儿。

他可以投靠大秦,岁岁纳贡,但把越国双手奉上,终是不愿意的。

但也真见识到了大秦的可怕,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岐国亡了,大秦初秋发兵,到岐国京城过年,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铁骊一直自诩草原霸主,铁骑无敌,就是这么一个存在,跟岐国闹腾了一百多年都没翻出来多大的浪花儿,要不是承平帝昏庸无道,动了邵家,岐国的根本就稳若泰山,哪里能落到亡国这步田地!

“大秦啊。”越武帝压着额角,喃喃自语:“太可怕了。”

如此短的时间,萨曼、元槐、乌古、铁骊和岐国都尽收囊中,自己这临海小国,简直不够大秦塞牙缝儿的,可怎么办才好呢?

越武帝的心事,只敢跟自己说,因这话都不能过三耳,否则就可能给越国引来亡国之祸,更不用说自己三个儿子,简直像被下降头了,打从大秦归来后,都跑去海边建船了,三两个月也难见一次,闹心啊。

他闹心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也闹心,其中就有原岐国光禄寺寺卿李堂一家。

李堂早在邵家倾倒的时候,告病致仕了,为的是保全李家。

也为了向承平帝表忠心,长媳邵玉珍亡故之后,丧事都没操办,就用了薄皮棺材抬出去,寻了荒山野岭葬了,当时李堂认为自己仁至义尽,邵家女要是入了祖坟,那就可能被承平帝当做把柄,到时候一家人都是跟着遭殃,为了一个死人,这可不值得。

可谁能想得到!邵家当年那些根本成不了气候的老弱妇孺,竟只用了七年的时间杀回来了,还夺了凤氏江山,成了五国之主!

“老爷,咱们手里可还有两个孩子呢。”李老夫人看着每天都愁眉不展,又唉声叹气的夫君,说道:“不都说穆晚晴爱护儿孙吗?虽然这是外孙和外孙女,但也是邵家为数不多的血脉。”

李堂看着老妻,问:“守信那边能说得通?”

“说什么?那不成器的东西,这七年多可没闲着,十几个孩子都生出来了,还在乎这两个?”李老夫人一想到自己这是不成器的儿子,真是心都快被气掉下来了。

李堂摇头:“只怕难入穆晚晴的眼啊。”

“琼丫头虽说性子冷了些,可这些年我没亏待过她,至于弘哥儿,打小就脑子不好,也根本指望不上,现在不同了,送去宫里,保不齐还能让老爷再入仕途呢,这个时候正是用人之际,老爷可算得上半个自家人呢。”李老夫人说:“这盯着宫里头的人可不止咱们一家,先下手为强,别等别人都去了,说好了倒没啥,说恼了咱们跟着吃瓜落儿。”

李堂缓缓点头:“为今之计,只能试一试了,琼儿那孩子最近可有什么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