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隐泽山。

锣鼓喧天、鞭炮声声,今天正是尘由和尘念满一百天的日子。

村中众人全部聚在一起,女的一起理菜做饭,男的聊天,吃茶;孩童们追逐奔跑,好不热闹。

苏离跟在宁侧柏身边,也被眼前这和谐、美好的情景感染到,

“柏哥哥,这隐泽山当真是人间仙境,这里的人们似乎没有算计,也没有战乱,他们互相帮助,如此自由自在。”

苏离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说战乱,瞬间便想到了南宫期。

也不知道他如今怎么样了,他是不是已经击退了西陇军,收回了莫城,回烟都去了?

脑海中又闪过南宫期背上的疤痕,那些都是在战场上留下的,他怕是从未享受过这隐泽山中,平和安祥的日子吧 ?

苏离心中不禁唏嘘,一个常年在戍守边疆,用生命守护家国百姓的战神王爷,却从未体会过一天,没有尔虞我诈的平静生活。

一个念头莫名的闪进了苏离的脑海,如果南宫期也来了这隐泽山。

此时也站在这嬉笑的人群中,看着这些追逐的孩童,闲聊的老者,再看着由儿和念儿,他会是什么模样?

“离儿......离儿......”

苏离听到这声音才回了神,心中不禁嘀咕,自己想南宫期做什么。

抬头迎上宁侧柏温暖的笑意。

“离儿在想什么,入了神。”

苏离整理了一下思绪,也确实是觉得自己很奇怪,怎的无端想起了南宫期。便开口,

“见到这般美好的情形,想着在烟都,怕是永远不会有这样的生活,一时出了神。”

“只要你愿意,那我们便一直待在这里,永远不回烟都。”

宁侧柏声音听起来真诚又平静。

莫隐跟在王婶身边,眼巴巴的看着尘由,很想抱抱,奈何爹和王婶就是不让他抱。只得跟在旁边唤,

“侄儿,侄儿,我是你小叔父呢。”

那模样和语气,把宁侧柏和苏离逗得直发笑。

莫兮倒是从王婶手中抱过了尘由,伸出葱白的手指轻轻地摸了摸他的脸蛋,脸上也满是笑意。

莫隐又在一旁嚷嚷了起来,

“你们为何把由儿给阿姐抱,不给我抱,你们都偏心。”

众人又笑了一阵。

莫兮将自己亲手绣的一顶小帽子和一件小衣服递给了苏离,

“尘散姐姐,这是我做给由儿的帽子。愿由儿虎头虎脑,平安康健。这件小衣服是送给念儿的,盼着念儿长大以后,事事顺遂。”

苏离接过一看,这绣工极好啊,上面绣着一只小老虎,活灵活现的,小衣服上面还有几朵祥云。

“莫兮妹妹,你这女红可是一等一的好啊,我替由儿和念儿谢过姑母啦。”

“姐姐可别笑话我了。”莫兮到底还是未出阁的小姑娘,顿时被说得红了脸 。

莫隐见阿姐送了礼物,自己却并未准备。

一时急了,扯下自己挂在脖子上那块无字玉牌,就要塞给由儿。

“你们都送礼物了,那我自然也要送侄儿一个,比你们的都要贵重些。”

村长看了,脸上慌了一下神,转瞬即逝,

“隐儿,由儿如今还这般小,哪能用得上你这个玉牌啊,怕是抓在手里一摔就打碎了。你不若寻些可爱,好玩的物件送他做礼物,他才会真的开心呢。”

莫隐一听也有道理,便又将玉牌挂回了脖子上,塞入衣间。

“那这玉牌便等由儿大一些了,我再送给他吧。”

此后。

宁侧柏教莫隐和王越练剑,写字,也带他们看一些治国治家的名家大作。

宁侧柏总说,好男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苏离生了双生子,王婶一人忙不过来。

村中汪清林的媳妇,也刚好生了一个女儿,这汪氏也是个干净利落的人,便请来院中做了尘由和尘离的乳母。

莫兮与苏离倒是亲近了些,也时常会过来抱着念儿和由儿玩耍,看着宁侧柏和莫隐他们练剑。

只是她每每望向宁侧柏的目光,隐忍、热烈。

却又空泛而闪烁。

苏离每每看在眼里,她发现自己竟然并不难过,只是惋惜。

如此大半年又过去了。

莫城。

南宫期终于击退西陇军,收复了莫城,两国也暂时休战了。

如此战事算是暂时平息了些,皇上的圣旨已到莫城,命安定王携定安王妃,以及世子回京述职。

南宫期坐在军帐中面无表情,

这一年多以来,天机卫四处寻找,依然未能查到王妃半点线索。

而自己一直在这战事之中抽不开身。

无影立在一旁,心中想着,如今圣旨已到,王爷回烟都在即,王妃和世子不见的事情,终归是瞒不住了,也不知如何是好。

南宫期拿起了笔,写下一封信,命无影八百里加急送回烟都。

将莫城安排妥当,便也动身回烟都。

一路行得并不快,南宫期走走停停,沿途打探苏离的消息。

因此南宫期还未到达烟都,他的那封信先到了皇上手中。

上面写着:父皇亲启,莫城一战,遇敌军偷袭,王妃和世子失散,至今下落不明。儿臣欲再逗留几日,寻找一番,必当尽快回烟都向父皇请罪。

皇上看着手中的信,这个儿子与自己从来都不亲近,但他骁勇善战、擅用兵法,低调隐忍,却是自己众多皇子中无一人能及的。

皇上何尝不知,利刃皆有两面,自己当年不也是扮猪吃老虎,才有了如今的九五至尊,是以这些年对他更加忌惮。

皇上皱了皱眉,这定安王如今办事,是愈发让人看不清了。

他能在短短一年之内连收六座城池,确实也是大功一件,福泽万民,这一点是其他皇子都比不上的。

皇上叫来徐公公,往定安王府下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定安王击退西陇军,护东凛国土,实乃肱骨之臣,而今功过相抵。定安王府自今日起,解禁令,一切恢复正常。钦此。”

因南宫期还未到达京都,王妃下落不明,便由侧王妃端木银霜率众人接旨,上前领旨谢了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徐公公自然揣摩了皇上的心思,此番定安王立了这么大的功,却未得任何封赏,不过换来了一句轻飘飘的功过相抵。

徐公公自然不愿与这定安王府来往过甚,于是未多逗留,便匆忙离去。

端木银霜握着手中的圣旨,功过相抵,虽是讽刺了些,到底定安王府平安度过了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