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苟进快穿小世界,战神她虐翻全场 > 第32章 命运悲惨的小农女(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章 命运悲惨的小农女(完)

李家也找赤脚大夫给儿子看病,大夫一听是瘟疫,吓得连门都没进,撒腿就跑了。

没办法李老婆子想去镇子上请大夫,可是她没钱。于是又开找徐氏她们,然后就有了被徐以梦打跑的事。

如今京城的圣旨和药方已经传到了镇子上,但是李来富再也用不上了。因为他已经在那个又脏又臭的草棚子里一命呜呼了。

镇上的人们继续开始了正常的生活,这场瘟疫眼看着就要结束了,结果这天吃了免费药的人,都腹痛难忍,上吐下泻。

当地官府因为上头放话,知道这药方是司璎给的,便请来司璎看看情况。

司璎查到了药渣说道:“这药的分量不对,且有两味药材用的是发霉的陈年废药。”

于是官府一查,发现原来是卖药的药商以次充好,想获得谋利,却不想被发现。

官府派人刚想去抓,就听下面来报,说那个药商家里被难民们冲入,药商夫妻被活活打死,随后整个宅院被难民们放火一把烧尽。

难民们知道是药商做的,当然是司璎找人说的,因为那个药商就是当年买走原主弟弟的人,他们夫妻买了原主弟弟回去又不好好对待,甚至为了名声下毒杀人,心肠歹毒,死不足惜。

司璎不过是和那药商夫妻说自己要高价收购那种药材,他们便想着要以次充好,把药材尽可能多的卖给司璎,于是便落入了司璎的圈套,与其说司璎害得,还不如说是他们的贪心害了自己。

而李家因为卖了张寡妇母子,又有了钱,李老头却犯了难,他想送大孙子李铁柱去书院,可是小孙子李铁牛也十岁了,也要上学,李家就这点钱,他该供谁?

于是很快李家又再一次闹起了分家,这次他怎么说都没用了,两个儿子为了自己的儿子铁了心要分家,最后银子分三份,剩的那点儿地也分三份,李家彻底分了家,成了小瓦村的笑话,不过他家这几年一直挺丢人的,村民们也都渐渐习惯了。

李铁柱还是回了镇上书院读书,大房把地租出去了,两口子又去给别人家种地赚钱,加上李老头私下偷偷给的银子,李铁柱在书院还是过的挺潇洒的,一点也没有因为家里的事受影响。

李老头偷偷给了大房银子,三房一家也猜到了。毕竟李铁柱年龄大些,李老头就指望着他考上,以后好享清福,而小孙子李铁牛年龄太小,等考上了,他活不活着都不知道了。

不过李老头没想到的是,两年后,李铁柱和李铁牛,同时考童试,结果李铁柱没考上,但李铁牛考上了,虽然是排在末尾的。

李老头后悔不已,他选择了大孙子,也表明了放弃了小儿子一家,这两年两家关系逐渐恶化,已经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如今才十二岁的小孙子考中了童生,他本应该享受村里人的羡慕与夸赞,但是和小儿子一家已经断了往来。

如今他又成了村里的笑话。

李老婆子还总在耳边抱怨,当初拿银子帮着小儿子家好了,没准自己将来就是举人的奶奶了。

李老婆子这般作态,仿佛当初也同意帮大儿子的没有她一般,李老头气的又想打人,不过他岁数大了,也打不动了,干脆就不理李老婆子。

不过这次李老头内心彻底对大孙子失望了,这些年花着银子供他在镇上读书,结果考的还不如在隔壁村上私塾的小孙子,李老头心灰意冷,不在给李铁柱银子花。

李铁柱这几年已经习惯了大手大脚的生活,甚至他还和几个不三不四的学生一起,逛花楼,去赌坊。

这天他又没钱了,便回去问李老头要,李老头这次坚决不给,还让他从镇子上回来,去地里干活,这李铁柱哪里肯啊,于是便和李老头在院子吵了起来。

结果他失手将李老头推倒在地,脑子不知道磕了哪里,当即流出来好多血,李老头就这么带着愤怒和不可置信死掉了。

被自己最疼爱的大孙子杀死了。

因为之前在院子吵的激烈,有些村民听见了过来看热闹,然后就看到人死了。都吓了一跳,有人赶紧往村长家里跑去,而李铁柱想跑,这么多人看着他也跑不了,最后被村长报了官,抓了起来。

李家大房夫妻彻底崩溃了,几年前大女儿被婆家活活打死,一尸两命,他们上门去闹,被赶了出来,现在儿子又被抓走了,他们夫妻一辈子算是没指望了,于是两口子在儿子被拉倒菜市场问斩以后,便带回了儿子尸体,然后买了药,纷纷服毒自杀了。

只剩下了李老婆子被小儿子接去照顾,三房一家草草埋了李老头和大房一家,还是看在村长说把李老头和大房的地给他家的份上。

三房一家子打算勒紧裤腰带继续供儿子读书,可惜后来李铁牛也就止步于此,再也没考中过,连个秀才都不是,最后也只能下来种地了。

在瘟疫结束后的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司璎便带着家人一起前往了南方。

之前她乘着沧澜剑出去打探过了,江南水乡风景极美,适合养老。

不过这一路她也不急,走的很慢。一路上带着徐氏她们也是算是游山玩水,很是自在,而看过了大好河山的母女,心境上自然有了更大的改变。

她带着徐氏,姐姐徐以梦和幼弟徐以安,来到了江南的一个州城。

而那两个丫鬟已经嫁了人,便没有跟来,本就萍水相逢,缘分尽了,也就散了。

司璎选择这里,不仅因为这里风景极好,还因为那原来的蒲州知府也升迁到了这里当官,他听说了司璎要来江南,便主动邀请司璎来这里,有人罩着,司璎自然乐意。

而且这里可是离京城近的很,风水宝地。

司璎打算干起老本行,开个医馆。

她买下了一个修建很是不错的院落,打算将前面作为医馆,后面房子留着住,中间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可以用来晾晒草药,还可以留着一家人练武。

而姐姐徐以梦这些年则被司璎教着学习认字,管家记账,和管理医馆,也很有大家闺秀风范。

所以很快,她就得到了知府家大公子的倾慕,相处之下,两个人也渐渐互生好感,最后结为了夫妻。

唯一的小插曲是,知府夫人有点嫌弃她的出身低,年龄也偏大,不过在见到礼数周到,大方得体的徐以梦后,她就喜欢的不行,这通身的气质像是从京城里出来的,又听说了她妹妹可是治理瘟疫有功被皇帝加奖的,便立马欣然同意了。

在婚后,她又发现这儿媳竟是管家的一把好手,做事比她还要周到,顿时开心的合不拢嘴,逢人便夸自家捡到宝了。

徐氏也很是满足,她没有再寻良人,而是默默守着女儿们,守着医馆,看着徐以安长大。她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非常的舒心,幸福。

而徐以安也进入了当地顶好的书院读书,自小因为有司璎的教导,他自然是不差的,很快就考上了童生,而后是秀才,最后殿试,更是皇帝钦点的状元。后来和姐夫一起入朝为官。

司璎完成了原主的心愿,便悄悄离开了,虽然她也有一点不舍。

……

当徐以安成为状元的消息传到了小瓦村时,村民们都感慨,要是当初徐氏她们没离开小瓦村,那这不就是他们村里出来的状元了,听到这些的李老三和李铁牛,默不作声,只是手里的锄头挥的更加用力。

而李家,蓬头垢面的李老婆子坐在一个破旧的草棚前,双目浑浊的望着远方,嘴里念叨着:“状元郎是我的孙子,我是状元郎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