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东宫 > 第105章 韩侍郎之三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神机营的训练、认识补充以及初步改动慢慢步入正轨的时候,夏天已经从历法上走完了它本年度的历程。

很相像的是,又是一场雨开始了秋天的序幕。

冒雨,接朝廷命令入京担任户部右侍郎的韩文,卸去河南巡抚的差事日夜兼程终于是到达了京城。

到京后第三日,韩文受召陛见!地点在文华殿,虽心中颇诧异但他依旧没有丝毫的耽搁。早早的就赶到了皇宫等待召见。

那边早朝快是结束,有一内侍急忙忙来到韩文跟前,让韩文赶快准备后言说太子殿下已经下了令旨,令其入文华殿觐见皇帝陛下。

又是一阵诧异,这内侍的话初一听很怪异,仔细一琢磨更是奇怪。来不及继续琢磨,韩文赶忙跟着内侍往文华殿而来。

到了文华殿,韩文没有等很久就被传入殿中。弘治皇帝一身明黄色龙袍,头戴着乌纱翼善冠。

韩文的陛见很是不寻常,往往他人陛见绝不会有他人在场的,但此刻的文化殿内却不止君臣二人。除了立与天子之左的太子殿下,户部尚书周经、左侍郎许进以及太仆寺正卿储礶都是在场。

陛见开始,皇帝一反常态直接向韩文介绍了在场的人,然后说道“韩卿,任你为户部右侍郎,乃朕深思熟虑,当前国朝户政事多且繁杂,黄册太仓皆需专门之才领导,卿任职后有何为?”

皇帝的话一说完,殿中的目光则是立即齐齐聚焦到韩文身上,即便是事先有着准备,但皇帝的问询依旧是给韩文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

压力在于皇帝几乎就是再问,韩文,任职户部右侍郎将要管理大明钱粮事,你有什么眼前一亮的施政想法?

想法,韩文当然有。

所以短暂的理了一下思路之后,韩文立即行礼作答。

“回禀告陛下,臣文幸得陛下看重将任户部,臣子自知所领责任之大,故将愚见整理成册呈陛下御览。”说着他就是从怀中将仔细准备的奏疏上呈,弘治皇帝拿到奏疏之后却没有直接看,而后继续说道“韩卿,果然事无巨细,看来是胸有成竹。今日朕特旨令三位爱卿一道,就是想听听卿之想法。”

“这下没办法了,只能直接说了”眼看着皇帝一定要自己现场“答疑”,韩文也是没法。

说道“陛下,臣有三策奏于陛下。”

“准!”

“臣之第一策,调整户部建构,仿太祖高皇帝时之“四部”设置总管事务的清吏司;其二,改原有十三清吏司为十三道,分驻地方具体管理其户部事务;第三,收南都户部职权!”

所有人都是没有想到,韩文会是这样的三策,一时之间文华殿中竟是沉寂,就是一直暗中推动韩文就任户部的朱厚照也是颇为措手不及。

从开始,朱厚照都是想着让颇为经济之道的韩文出任户部右侍郎,分管经济进而推动“国有银行”的设立以及朝廷经济政策的改变,但是韩文此人竟然如此“刚”,还未正式就任就已经想着对户部开始大的改变。

实话说,他的说的不错。

现在的户部确实存在着事务管理划分不明确的问题,十三司的划分看起来一一对应。

可实际上却是各司管事管的杂乱,比如百官、勋贵、宗室的俸禄是陕西清吏司管理,而关税是贵州清吏司负责、盐归山东清吏司、漕运则归云南清吏司管理。

这样是挺好,每个清吏司都有执掌,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地方上的户政也是这些清吏司负责的,怎么不会互相混乱呢!

当然,也不能就说的这么肯定。只是这样的安排,已经不适合如今的大明了。

总体来说韩文的目的就是分清楚,十三道就管理与协调地方民政钱粮,而其他一切事物都有户部本部管理,同时南都户部的存在已经妨碍了朝廷中枢的运作了!

弘治皇帝听完之后,也是陷入深思。许久,弘治皇帝把韩文的奏疏拿过来仔细的看看一遍,对殿中诸人说道“几位爱卿就韩卿之策,回去之后好好思虑,晚间将各自想法呈送朕前。太子留下,几位各回署办公去吧!”

天子将韩文留下,说明了什么大家都很清楚。周经三人一路相伴而行,储巏自出了殿门便一直一言不发。而且有意远远落后与户部的两个人,刚刚韩文的话让觉的他以及户部在未来一定不会对太仆寺有好脸色,甚至他已经感觉到了周经这个老狐狸某些想法了。

接着韩文的势,收天下钱!

太仆寺常盈库、工部节慎库、光禄寺银库、南京户部太仓库被户部盯着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尤其是当前太仆寺有了西北互市,工部有了买卖房屋皆是有巨大利益的情况,这个老狐狸早就眼红了。

“不行,回去得好好商量一下,怎么应对这个家伙。”

储巏一路思考着对策,不知觉已经到了户部衙门,周经相当亲近的向他说道“囧卿,快近午时何不留在户部用午食?”

储罐刚刚想着拒绝,却被周经与许进两个人拉着进了户部。

到了午间,弘治皇帝很是少见的下旨免去了今天的午朝,而韩文也有幸成为第一个被留膳的新任的官员。

午膳结束,韩文被皇帝再次问起“韩爱卿,你的三策与你奏疏中所写内容相比,很是相当简略了。”

从称呼可以看出来,弘治皇帝总体上对于韩文很是满意的。

“陛下,户部之问题其实也是朝廷六部之问题。事情管的多,也就一定会出现问题。臣在河南巡抚任有一点,一直不明白?都说河南布政司中原故地,地广人多。可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为什么会有连勉强生存的粮食都没有?”

“这不是朝廷不仁,陛下临朝晓夜勤政一改积弊,乃明君。所以是朝廷管理出现了问题,尤其是户部,它根本不知道河南有多少地,有多少人,可以收多少税,应该收多少税钱。”

韩文这里的话就很直接了,大明朝那个部门管人?那个部门管田地?那个部门管赋税?

问题在户部。

它就是一笔大糊涂账,如果再这样下去大明民政钱粮则是毁于一旦!

没钱,也会是长久的事儿!

“所以,臣认为户部不能仅仅在京,也要到地方,乃至到府县之中。专事专官专管,接受地方管辖的同时也做好地方与中枢协调与承下启下!”

韩文的话像是击中朱厚照的内心一样,因为让中枢具体管理地方专门事务,专事直管,皇权下乡是朱厚照的追求之一。

现在韩文的一番话却是让朱厚照看到了朝廷之中还有同道之人的,虽然与朱厚照的最终目的不太相同,但起码韩文已经发现了国朝民政、钱粮赋税之中的一个巨大问题。

兼并土地、隐匿人口、赋税乱象已经动摇了大明的国本之一,农!

农为国本,土地人口是农之本。

“爱卿今日便是赴任,爱卿之三策是否施行,爱卿且自己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