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民国枭雄的后半生 > 第143章 东北抗战 之 “墙缝”之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3章 东北抗战 之 “墙缝”之战

奉天抗日联军第二师五团、六团安排部分兵力,将战利品全部运往后方,由于缴获太多,两个团剩下能作战的兵力还不到一个团,于是他们在事先选择的阻击阵地上,利用地形优势,开始交替阻击日军进攻,他们这个阶段歼敌数量不大,但对迟滞日军进攻起到了很大作用,日军直到下午2时,才接近第二师的主战场:“墙缝”山。

墙缝山其实是一座无名的小山,“墙缝”是指夹在清河支流与山坡中间的一条5华里长小路,路边山顶耸立着无数一人多高的石壁,时断时续,隔一段有个裂口,故而被王铁汉称为“墙缝”,小的缝隙只能露脸,大的缝口数米宽。埋伏山顶石壁后面的抗日联军、可形成交叉火力。

“墙缝”极为特殊的地形地貌,是抗日联军最强大的秘密武器。

天野旅团在人数、装备、训练、作战经验等方面都大大超过奉天抗日联军,但王铁汉坚信,“墙缝”山独特的地形地貌,会让双方优劣势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日军根本无法突破这条防线。

黄显声认真观察过“墙缝”山预设战场后,也认为这是一处绝佳的伏击战场,只是“L”形山路、有2\/3用不上,日军也不傻,不可能不做侦查就贸然进入这条山路的。

黄显声让四团挖了几条通往后山的交通壕,便于部队轮替,在不到1000米的正面摆了一个连的兵力,其他部队都埋伏在后山。

五团、六团、四团的那个营歼灭鬼子一个大队的消息,极大的鼓舞了“墙缝”山上的四团官兵,大批战利品从山下小路往回运,看的这些治安总队警察们直流口水。

黄显声带着第二师斥候连在山下“拦路抢劫”,所有手雷、掷弹筒和炸弹、子弹都被截留了,没办法,奉天抗日联军中,只有王铁汉的602团和一个营武器弹药充沛,另外两个师那晚夜战、缴获还没消耗多,王铁汉在西丰县城又斩获颇丰,他虽然支援了两个师不少枪弹,但第二师每个士兵平均只有31发子弹、1.5颗手榴弹。

现在,通过“打劫”自己的部下,黄显声再不用愁弹药不足了,他让四团的两个营,全部下山来搬运弹药。

五团、六团并不是一路向后撤,五团阻击日军的时候,六团就在挖路,反之亦然,而日军一见到这种被挖过的路,就不得不派遣工兵部队先去排雷。

不知道是抗日联军哪个战士先想出来的办法,他挖了一个比较深的坑,在坑底铺满空弹壳、或是破铁皮,再在坑内屙泡屎,然后再用土盖上,还故意把土填平、伪装成没有被挖过的样子,这只能更引起日军工兵的注意。

探雷器发出的尖叫,让日军认定下面有地雷,排雷兵匍匐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挖出……一坨屎。

这种“先进经验”马上有人效仿,并“开发”出新式诡雷,日军不挖工兵探出的“地雷”,这个“地雷”可能就是几颗手榴弹组成的诡雷,炸你没商量,排雷,那坨屎下面、也许是颗手榴弹,炸不死你、恶心屎你!

由于5团、6团的这种别出心裁的战术,迫使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胆战心惊的,所以他们很从容的撤到后面去了。

日军终于来到“墙缝”山下了。

险要的地形,让日军先头部队没敢贸然踏上山路,一阵乱枪射击过后,日军向“墙缝”山派出一份小队的日军,向山顶慢慢爬去,直到日军距离最近一块石壁不足80米时,石壁的两边突然伸出黑洞洞的枪口。

“哒哒!”、“哒哒哒!”、“啪!”、“啪!”、“啪!”……

抗日联军的交叉火力瞬间打死了走在前面的日军,后面的日军想逃下山,除了几名滚着下山的鬼子兵外,这个小队的绝大部分日军都永远留在了山坡上。

“轰!”、“轰!”、“轰!”……

日军的炮兵开火了,可绝大部分的炮弹都打到山后去了,就算落在山顶上的炮弹,也就在坚硬的石壁上、炸出个小点儿,根本伤不到抗日联军官兵分毫。

日军指挥官也看出这种地形的特殊性了,炮兵根备起不了什么作用,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射程不到200米、同样无法威胁到抗日联军,但日军指挥官不管这些了,他派出两个中队在前面冲锋,大队直属掷弹筒中队紧跟在后,准备实施另一种“步炮协同”战术:

两个步兵中队利用步枪、轻机枪压制石壁后面的抗日联军,使他们无法露头开枪,就这样,一个中队进行火力压制,另外一个中队突前后、进行火力压制,后面的那个中队再突前,如此反复交替前进。

等进攻到掷弹筒射程内的时候,掷弹筒中队再用手榴弹轰炸石壁后的抗日联军,掩护步兵中队发起最后的冲锋。

日军大队长把自己一大半兵力都押上去了,三个中队日军很快就从山脚进攻到了山腰,奇怪的是,抗日联军依旧是一枪未放,似乎还是想等日军攻到100米左右在反击,这,正中日军下怀,日军大队长举着望远镜、得意洋洋的大笑着。

再有100米,日军掷弹筒中队就能到达进攻阵位了,这些训练有素的老兵,可以在有效射程内,把手榴弹准确投掷到他们想要进攻的目标上,一般精度都在半径5米的范围内,手榴弹的破片、可以有效杀死、杀伤石壁后面的抗日联军官兵。

突然。

日军大队长的笑容凝固了,他在望远镜里看到,无数大正10年式手榴弹正从山顶后面、石壁后面飞出来,笼罩在进攻日军的头顶上。

“轰!”、“轰!”、“轰!”……

天上密密麻麻的手榴弹不断落在日军进攻队伍里,最密集的手榴弹落在了日军掷弹筒中队的队伍里,这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战术了,虽然抗日联军投掷的手榴弹、根本谈不上什么精准度,但是架不住数量多、敌人队形密集呀,几轮手榴弹轰炸过后,山坡上还能站起来的日军已经没多少了,直到这时,躲在石壁后面的抗日联军战士才探出头来,射击逃往山下的日军。

三个中队的日军,完好逃回去的不到30人,包括三名中队长在内的数百日军不是被打死、就是身负重伤逃不回去了。

天野旅团长听到汇报后,暴跳如雷的亲自来到最前沿,命令日军大队长,把剩下两个中队派上去、夺下山头。

这两个中队的日军可是眼睁睁看到前面日军的惨状了,但他们也不敢反抗,于是这两个中队日军从山脚就分散开了,以至于最前面的日军都爬到半山腰了,后面还有日军站在山脚。

天野旅团长扇了日军大队长几个耳光,命令他亲自前去督战,他只得去山脚打骂自己的手下了,在他的督促下,后面的日军加快了前进速度,日军的队形、开始密集了起来。

这一切,都被山顶上的黄显声看到了,他刚才还“截获”了4门40mm迫击炮、以及会操炮边防军官兵,他让他们瞄准山脚的那名日本军官、来上它几轮齐射,那可是骑在马上的一名中佐。

炮手测算了一下距离,那里应该是40mm迫击炮的最大射程范围了,但是,炸不死他、吓死他,四名士兵开始调整迫击炮的倾角、炮口都几乎降到了极限。

“哐!”、“哐!”、“哐!”……

迫击炮的两轮速射、炸死炸伤了大队长身边的那些人,日军大队长居然没有受伤,他没受伤,战马的屁股上却被一个破片打中了,剧烈的爆炸声、再加上屁股中弹,战马被惊到了,日军大队长被颠下马背、一只脚卡在了马镫上,受惊的战马狂奔起来,日军大队长被拖着在地上摩擦,等日军拦住惊马时,日军大队长的脸、全被磨没了。

此时,山顶上的抗日联军开始猛烈射击迫近的日军,死伤惨重的日军还不能有效压制抗日联军的射击,于是,前面的日军开始后撤、后面的日军仍在前进。

黄显声瞅准时机,命令掷弹筒、迫击炮同时开火,一大半日军又被留在了山坡上,逃回去的不到一个中队。

黄显声趁着这个机会,派一个连把石壁后面的部队换了下来,倒不是他们有多大伤亡,而是他们的弹药快打光了。

一个大队就这么打没了、还死了个大队长。

天野旅团长让后面的一个大队开上来,以中队为单位、不断向山顶发动进攻。

接下来的战斗就是最残酷、也最乏味的阵地攻防战了,日军用车轮战术,不断派出以中队为单位的部队、对山顶发起进攻,然就是一次次被打的死伤狼藉后、狼狈回窜。

战斗一直进行到日落西山,日军才退回去安营扎寨。

黄显声命令士兵不要射击举着白旗的日军,任由他们把日军尸体、还活着的重伤员给抬下山去,根据日军抬走尸体数量看,日军这两个大队死伤接近三分之二,基本给打残了。

黄显声和奉天抗日联军官兵都很兴奋,给日军以如此重大打击,联军官兵仅阵亡3人、轻重伤16人,这种战损比、近乎神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