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耕读小娘子 > 第71章 你们怎么还没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合约的事落实了,古烈琪出于礼貌又留了下客,结果这各客没有识趣地离开,而是打蛇顺棍上的真留了下来,

还不是一饭的时间,而是要在他们家住几天。

住几天!那是住几天呀,古烈琪想用针扎死自己的心都有了。这平常亲戚住个三五天,他是没问题的,反正现在家里大,几间客户还是有的,但这是平常亲戚吗?这是想叨走他家小白菜的大灰狼,他捂着自己的嘴,肠子都悔打结了。脸上的笑那叫一个僵硬哟,有变成面瘫的可能了。

古西弦不厚道地笑了,他爹这口是心非的嘴呀,不能同情。不过,她也没想到颜家这两位的脸皮竟是如此之厚,明明都已经看穿她爹那只是客气,却还是留了下来。要是把她爹给气出个毛病可怎么得了。不过,她看看了自家娘,有娘在,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她爹惧内听话的很,她娘能轻易搞定的。

但颜明和颜知谨还是很有分寸的,他们基本上都是跟在古西昊和古烈琪的身边,颜明还去客串了几堂课,他可也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颜知谨是全程跟着古烈琪的,古家的各大类作坊,能看的都让他看了个遍,这让他对古家的了解更进了一层,他暗自感慨,他们先前对古家的了解太浮于表面了,古家,还是有点东西的。

古三家,度纤娘穿着围裙在厨房忙活着,古西弦坐在炉灶口,一边往里添柴,一边挑摘着菜叶子。娘俩有条不紊地配合着。

锅里的香味慢慢的溢了出来,古西弦使劲吸了吸鼻子,对她娘道:“娘,可以了,汤已经出味了。”

度纤娘利落地打开锅盖,把里面的大骨头连汤一起舀了出来放到一边,一大勺白白的猪油下去,热锅化开,放入姜蒜爆炒,等姜蒜香出来时,加入早已切好备用的肉末,翻炒至金黄色,加入泡好的红薯粉丝及其他配料,不停地翻炒,这是需要技巧的,一旦手慢了或停顿,粉丝很可能就粘锅了。炒到粉丝软熟,撒上葱花,浇上一点点熬好备用的骨头高汤,香气扑鼻的一道菜就出锅了。

古西弦忍不住站起来,盯着娘亲手里的大盘子:“娘,娘,留点给我先吃。太香了,受不了,口水都要下来了。”

度纤娘好笑地点点女儿的额头:“快坐下去吧,娘就给你拿小碗盛。”

接过她娘递过来的碗,她手都没洗,拿着筷子就大口吃了起来,她娘的手艺真的没话说,酒楼厨子的手艺也不过如此了。

度纤娘嗔怪道:“慢点吃,又没有同你抢。”

古西弦胡乱地点着头,速度却不见减慢。度纤娘无奈,也就随她了。

先过完嘴瘾的古西弦也不是不懂事的孩子,一小碗小肚,又乖乖坐着烧火了。

等古西昊等人回来时,满满一大桌的菜已摆好,度纤娘吩咐道:“昊哥儿,去老宅说一声,让那边别忙了,大家伙都来咱家吃饭。”

古西昊看了看摆满的大桌,点点头出去了。

满桌的菜,香气直钻人的鼻子,颜明和颜知谨悄悄地咽了咽口水,古家三夫人的手艺可真好呀。这菜色香味样样俱全,就算刚吃过饭的人,都不一定能抵挡得住的份诱惑。

等古老爷子一行人到来时,见到坐着的两人,老爷子一时嘴快没收住:“你们怎么还没走?”

众人一阵静默……

“咳咳,我的意思是,两位远道而来,应该多住几日,幸好老三留你们了。”老爷子自己找补。

“多谢古叔,我俩一定多住几日,就为嫂夫人的手艺,我叔侄俩都会多住几日。”颜知谨连忙接上。

古老爷子:又多嘴了!

古家众人:……你们颜家现在的家世都是假的吧?

厚脸皮叔侄哪里会管这些,两人拉着老爷子坐下,一点也不客气的找着自己的位置就落了坐,颜知谨更是反客为主的招呼着大家:“大家快坐快坐,都快尝尝嫂夫人的手艺。”

古家众人:……这是我们古家……

古西弦都呵呵了,可真是不见外呀。但能怎么办?碰上这么热情的客人,她们不得更热情么?于是她站起来道:“颜叔,你们定会不知道这些菜,我先给你们介绍介绍哈。”

“好好,你说你说。”颜知谨也想知道这些菜名,还是否合适直接拿到酒楼里用。

“你前面这盘是黄金白玉翠、左边那是骨肉相连情不断、前面那是生生世世为分离、右边这是金镶玉丝带……”反正名字啥的还不是随便她取么?古西弦指着一桌的主打粉丝菜开启了胡说八道。

“原来还真有名呀,这不是你想出来的菜吗?”颜知谨见她讲的顺溜,不像是临时编的样子,忍不住问出声。

古西弦回答的很自然:“不是我想的呀,我只是拾了前人牙慧。”

心中默默改一句,是后人牙慧。

颜知谨点头,他就说么,这么小的孩子哪来那么多的想法,再爱吃,见识也有限的。颜明看着她却若有所思,小丫头的话听三分就好。

古家小辈:原来他们常吃的菜还有这么好听的名儿呀。

古家叔伯辈:感觉听起来很上档次,不愧是大酒楼看上的菜。

古家老爷子:听着值不少钱呀。

度纤娘:这还是她做的家常菜吗?

古西昊:妹妹又开始忽悠人了,被妹妹忽悠的人一般找不到东南西北。

不管是咋样吧,一桌人反正都吃得挺满足的,饱嗝打了一个又一个,也没见有人先下桌的。

颜明叔侄俩并没有如他们说的那般住很多天,而是在三天后就告辞了,他们在颜家都是身有要职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在外面逗留。而且酒楼的事也要赶紧的排上日程,俩人起程的时候,古家人送了他们很多自家的特产,当然还有老爷子亲写的一封要交给颜家主的信。信中写了什么,就没人知道了。

颜明只知道父亲看了信后,就联系了另几家老祖来颜家一聚。